第827章 神兵天降(五)(第2/2頁)

“我只有兩箱煤了,而且船上的食物幾乎全部消耗光。船身有輕微的損傷,但不影響行船。我已經申請回港,給我的指示是,直接回華亭。”

天德號船長點了點頭,這裏幾乎有四千人,一條五百噸位的船上能帶的糧食,煤都是有限的。四千人吃了兩三天,能留有兩箱煤也不容易了。

一只大木箱先從天德號上送下來,沒有說什麽,只是讓先搬到船長室。

然後才是煤、幹凈的水、足夠這一船人吃三天的糧食。

解開所有的木筏,暴風號掉轉船頭帶著四百多老弱先一步回華亭去了。天德號不是戰艦,當時在設計的時候,就是按後世豪華遊輪設計的。原本就是給皇家用的,可李淵出了一次海,就再沒有坐過,其余的皇家子弟滿腦子都是海外封地。

可誰也不敢開著這條船去封地。

就算有膽量產開,也有那個資格用。

李二有自己的專用飛舟,那東西比船快多了,而且也穩當。

原本武曌打算將這條船改造成一條遊艇,豪華的遊艇。可計劃還沒有來得及實施,這場大雨就來了,正好把拆掉了豪華臥室,還有會客廳的天德號用於救災了。

四千人上船,只是順著梯子排著隊爬上船。船上再分配住的地方,船長則在自己的船長室裏聯系著各州,看把這些人先安置在那裏。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處真正可以算得上安心的災民安置點。

雨依然在下著,根本就不知道,那裏有可能會被淹沒。幾個州計劃設置的安置點,都是山上,可海船卻根本沒有辦法靠近,如何轉運依然還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小睡一會的李元興已經醒了。

面前的桌上足足堆著一尺厚的電報記錄,李元興沒有叫手下人去過度的整理,只是按時間順序排起來就是了。自己看過的,再作整理也不晚。

沒有叫手下人去作,李元興就是怕漏掉了點什麽。

揉了揉眼睛,李元興將手上的那幾張放下,對櫃爺說道:“爺爺,有什麽想批評的嗎?”

“批評?”櫃爺反問了一句。

“比如,沒有系統性,沒有足夠的組織能力。各方配合根本就只能說勉強,而且後勤保障方面,僅僅只有食物,卻不知道救災需要的更多。再接下來,這已經十多天了,還沒有一個真正可靠的,讓人放心的災民安置點。”

李元興的話櫃爺不認同。

“標準是人制定的,也是由人在執行。首先這件事情上,就沒有一個標準。這樣的大災之前的史料上也沒有過救災的記載。要知道之前的救災,分有三步。”

李元興明白櫃爺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別拿現代的標準用在古代。

櫃爺繼續說道:“之前的救災,第一步以村為單位活的拉出來,死的堆起來。第二步,官方富戶發些糧食,開個什麽粥棚之類的。第三步,皇家減免些賦稅。”

“那歷史記載之中,也有地震,洪水救災之類的?”

“那是給臉上貼金的,我已經問過地方官員,還有史吏了。他們知道的,肯定比你在書看得多。”

李元興還是有些失望的。

櫃爺坐在李元興的身旁,這才是真正的勸說。

“想一想你在洛陽的時候,有多少人不理解,就是你部下的兵也未必理解你。只是按你的命令在行動,卻沒有自主意識,也沒有足夠的熱情與信念。”

“沒錯,就是這樣的,百姓還感覺到害怕。”

櫃爺又說道:“看看現在,至少百姓看到大唐的軍服,已經有一種安心的感覺。一口不可能吃個胖子,所以飯要一口一口的吃,相信不出三十年。大唐在面對天災的時候,就會有一套真正成熟的體系。”

“可能就是我太急了。”

“是太急了,依現在的水土保持與植被狀態,比以後好太多了。僅一個洞庭洞,雖然淹了幾萬人的村子,可卻讓長江水硬是沒有流出河道。再加上其他的幾個湖,特別是鄱陽湖,眼下淹的就只有湖區的村子。”

“珍珠場都保住了,其余的就更不會有大問題了。”

櫃爺拿著煙袋給自己點上一支,靠近李元興小聲說道:“後世,有許多河道都幹了,許多小湖都消失了,你想挖一條運河,把長江水引到杭州彎來,都是作夢的。更何況,後世不等水流到這邊,在前面就已經決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