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倭人鎖國(第2/2頁)

秦瓊一臉嚴肅的說著。

“還有多久?”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倭人還在作準備,出雲原先與其他的倭將、或者是領主作過戰。出雲的戰力是極高的,而且還有名為大唐傭兵的唐軍在背後,所以倭人眼下也只是調集兵力,什麽時候開戰很難說,會不會主動來與大唐談判,也是不知道的。”

李二臉上的笑容沉下來了,一把就將自己幾案上的菜掃到了地上。

他不是生秦瓊的氣,秦瓊是在盡自己的職責。

“可恨的倭人,今天讓朕真的很不痛快。”李二的臉色鐵青,殺氣十足。幾步走到李元興面前:“五郎,為兄要出兵讓那什麽倭人大和國知道,那島上誰說的算。”

“那臣弟以為,先讓兵部安排一下,作好出雲的防禦工作。叔寶兄負責探查出雲那些不安份的勢力,在這種壓力之下,誰敢有動搖誰就是我大唐的敵人。縱然以後收服倭島,這些人也是下等人。”

聽李元興這樣安排,李二臉色才好了一些,滿意的點了點頭:“五郎你繼續!”

“時間就按半年來算,命令準備足夠的糧食。在百越與南洋買糧,有多少要多少。攻下倭島之後,為了保證我們的大唐對倭島的統治,發一些糧食收服民心還是有必要的,至於說打仗的借口……”

說到這裏,李元興停下了,思考片刻之後繼續說道:

“叔寶兄,可否安排一下。讓那些倭人勞工中聽話的寫了一些檄文,倭人大和國搶了他們家裏的糧食,又讓他們的家人去作奴隸,總之要有一個開戰的借口。有沒有人信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子還是要的。”

秦瓊笑著點了點頭。

“下一步再議,招集多少條船,需要多少兵力,倭島那裏還是需要調查一下的。具體的作戰方案讓兵部出吧,時間還是剛才所說的,要打仗也要到半年後。”

說出兵就出兵,看似是痛快。

可這不是防禦性戰爭,大唐沒有必要搞什麽戰爭動員令。

一但不顧大唐農、工、商各行業的利益,發起戰爭動員令的話,對大唐的各行業都是一種打擊,也會讓百姓感覺到不安的。

李元興正說著,高公公那邊過來報造:“聖上,正午時順產,龍子!”

正午時!好時間呀。李二臉上的笑容又恢復了,哈哈一笑向著後宮走去。

李元興也站了起來:“叔寶兄,這一戰比高句麗之戰難打,一戰滅國。先滅國都,再掃平整個倭島,絕對不能手軟了。”

秦瓊點了點頭:“還有一件事情!”

“還有?”李元興感覺到秦瓊的表情不是那麽自然,心中不免多了幾份緊張。

“還有就是,五郎記得秦嶺那次大雨嗎?”

“記得!”李元興心說,怎麽可能不記得那次大雨呢。

秦瓊從懷中拿出幾張紙條來,這是電報的抄文。李元興一看,也倒吸一口寒氣,從秦嶺那次大雨開始,劍南道幾乎天天有雨,雖然不大,但卻影響著鐵路的工地,眼下鐵路的工地幾乎是全停工狀態。

劍南道天天是小雨,可山南道卻天天是大雨。

偶爾還會有一天,兩天的豪雨。

“五郎,我已經查問過了。眼下知道的,至少八十萬畝肯定無收了,這已經算是災了。以往減免賦稅就是朝廷的恩典,可現在沒有糧稅,這些人卻要是過冬的。應該早作準備了,根據那邊的說法,這雨估計還要下上幾天。”

大雨!

山南道就是長江上遊呀,這裏下暴雨,那麽下遊呢。

“江南道好些,但這雨也讓江南道影響不少。只是江南道人少,損失些十幾萬畝糧田,他們自己就能救得過來。淮南道現在還看不出,他們本就是水田多,那些養殖珍珠的大戶已經修水圍了,想來珍珠不會受損。”

李元興不斷的在搖頭,很顯然秦瓊沒有抓住這件事情的重點。

長江流域,大唐之時長江並沒有任何外在原因受到過損傷,兩岸多是山石,或者是峽谷。到了下流,還有多個大湖減少水位壓力,所以古時記載只有黃河改道,卻沒有長江改道之說。而且長江流域的人口密度也遠不如黃河流域。

可是李元興卻感覺到了一種危險。

“叔寶,速致電長江沿岸各州,長江水位如何?各大湖水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