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天英閣監國(下)(第2/2頁)

工部在這條路上已經勘察過多次,所以鐵路與山路同時修。

鐵路要求是直的,山路卻是可以依山打彎,馬車的在運輸之中就起到了大作用。

鐵路眼下修進來四十多裏,山路已經修了七十裏,打上水泥可以走大車的也有差不多五十裏了。而且修路開出的山石打碎之後,卻是可以作為路基石,也不用從遠處再運過來,每候一段山路,就將小型碎石機拉過去,將碎石堆在路旁。

身穿便服的李元興走到工地近前,這裏正在打秦嶺山中相對比較難的一段。

三大難,第一是這裏的土石松軟,會有塌方的可能。二是這裏竟然在開隧道的時候會有地下水,這可是大唐工匠們之前沒有遇到過的難題,排水是第一步,如何保證地基才是第二步。

最難的就是,這裏大約三百步的一段,只能靠人工去挖,機器一動,就怕讓山石更加的不穩當。

倭人們在這裏幹活才兩天時間,也才是剛剛熟悉的階段。

不過,開山挖洞這種工作,倭人倒是幹得不錯。

“似乎那邊第二個洞停工了。”李元興伸手一指,帶著幾份疑惑問身旁的裴喜。

裴喜順著李元興的手看了過去,那裏確實是停工了,在山洞外許多人都圍著,似乎正在說著什麽?

再往遠處看,其余的幾位工地還在熱火朝天的幹著。

李元興沒讓裴喜去打聽,只是讓裴喜去領了一塊這裏工地巡察的牌子,然後自己,只帶了四個護衛,以工地巡察的身份走入工地。

在那裏,有兩個管工,一個用漢語,另一個用倭語在說著。

“一車料,十文錢。推進去,出來就數錢。”

李元興不動聲色的站在遠處,看著這裏發生的事情。圍在這裏的差不多有上千人,卻是站的涇渭分明,唐人路工站一處,倭人站一邊,相互也沒有什麽交流。都在聽著管工講話,那個管工剛才講了什麽,李元興沒有聽清,只聽到一車料十文錢。

“去打聽一下,這裏發生了什麽事?”李元興對裴喜小聲說著。

站在台子上的兩位管工一直在低語著,裴喜卻是找了一個戴著有工匠小隊長徽章的壯漢打聽了一下這裏發生了什麽後,將壯漢領到了李元興的面前。

“這裏發生了什麽?”

“回您的話,在一刻鐘之前塌頂了。最初先是幾個兄弟感覺頭頂在滴水。”

聽到滴水,李元興不是土木工程的專業,不是非常懂:“這個滴水,應該是山中泉水滲下來的,是不是?”

“上個月二十三,前面那個洞子滴水,當時那一隊的工頭沒當回事,只是派人加固了那個頂,可加固的人也沒當回事,只用了兩根木料應付了一下差事,結果當天下午那頂就塌了,死了十六個,傷了四十多個。”

這次事故李元興知道。

可這修路有各級管事,李元興也不好去問細節,只知道事情還在處理當中。

誰想,這壯漢說到死人,臉上有些微紅:“某不太會寫字,托人給上面的管工寫了報告,某以為,這是那小隊人失誤,也是負責支撐的人不當事。結果他們還沒死,這是老天不長眼,不服!”

李元興聽明白了,這是工程失誤,而當事人還沒有受到處罰。

裴喜卻是旁邊說道:“要相信上面的各級管工,這種事情總要先救人為主。然後再詳細的調查給一個說法,有作錯事情的自當處罰,如何處罰也有大唐律條。這才幾天時間,你不用著急上火的,倒是這裏,又怎麽了。”

那小隊正聽裴喜的話後,用力的點了點頭:“這位兄弟講的有理。”

“再說這裏,看到滴水了。因為有上次的事情,所以大夥都先退了出來。運氣是不錯,人剛剛退出去,就塌頂了,塌的也不多,只幾米,掉下的也不過十幾尺方的石頭。”

“沒傷人吧!”

“沒,有幾個人摔了,這點事不當是傷。這會正商量著,接下來怎麽幹呢,想來再過一會,工部那位白老匠就要過來了,這是個能人,先等他過來大夥也安心。”壯漢說著自己也樂呵呵的。

很顯然,工部的這些匠師還是很受工人的信任的。

“那剛才說一車料十文錢,是怎麽一回事?”李元興又問道。

“塌了頂,裏面怎麽也是讓人怕了,加錢運料進去修頂,這也是頂著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