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博弈(第2/2頁)

“我們王家,這次無論是名聲,還是銀錢的收益都落了下風,必須要有所改進!”

商戰,同樣是位於山西的兩家大煤礦,為了家族的名聲,為了自己的股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唐商戰就要開始。

“小輩有一個提議!”一個年輕的王家子侄在角落裏請求發言。

王及善伸手一指:“如有良策,當賞!”

“族叔,侄兒以為。我們太原王家在代州與並州之間的那個礦,最近不是得到與朔州、雲州、勝州的軍方合約。除了軍中生火所用,那煮羊毛、燒奶粉所用的煤,九成都是我們王家的,以小侄的心思,看到有這麽大的生意在保著,自然投買的股票年底分紅之時,肯定是有收益了,柴家五至七個漲停這是他們新上市,但是咱們王家要是因為這合同,那怕有兩個漲停,也是值當的。”

年輕的王家子侄一翻話,讓許多老家夥都陷入了思考當中。

有位族老問道:“這算不算軍中機密之事?”

“不算,軍中買煤沒什麽機密的。而且這是軍中副業,已經不算是軍務了。”王及善給了一個肯定的答復。

那族老又問道:“那這個算是借軍中的信用給我們王家造勢。”

“這個算,但借一借他們的勢,他們也沒有損失。最多我們王家在春耕多後,搞一次酒肉勞之事,花費不多,也能賺到一些名聲。”

王及善對這個提案的支持,也讓王家開始動了起來。

出巨資,請長安城等出名的報紙加印。

軟廣告,或者說新聞類廣告也是頭一次出現在大唐。

次日一邊吃著早餐,一邊翻看著報紙的李元興對李嵐姍說道:“不要說大唐的商人笨,非常可以肯定的說,人在競爭的時候會激出發極大的潛力。只有競爭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我相信用不了一年時間,當各種物資與百姓需求達到一種平衡點的時候,真正的商戰就會出現了。”

“還有些什麽股票?”李嵐姍問道。

“還有些非常非常小的股票,這個卻是真正有趣的。比如秦嶺酒坊的,買一手才十七文錢,這就相當於,一股是零一點一七文,要用鋼子去買了。”鋼子,就是比文更小的零錢,最小的鋼子就是十分之一文,買個針線什麽的卻是極合適。

李元興沒有給股票象後世一樣有過嚴格的定義。

但並沒限制過多的規則,一切的規則讓大唐自己去制定。

柴家,柴紹娶了平陽公主。是皇親,可在柴紹娶平陽之前,柴也不算是小家庭。那個時代嫡子娶妻也要講一個門當戶去。可以說,在李淵沒有造反之前,柴家與李家一樣,算不上一流世家,但也守著自己的門戶,足以稱霸一方。

唐興!

李氏皇族大興,成為貴的貴族。

柴氏,自然也水漲船高,成了新興的勛貴,足可以與幾大世家有些比較,但還不足與世家真正較量的新興勛貴。

柴家,也在準備著。

開市當天,柴就有管事的人在股市交易大廳外面,擡出了巨大的書板,柴家煤礦連管工制度都給貼出來的。

股市上的百姓剛剛圍上來,就有擡著一盤銀幣,還有一盤股票出來。

“我們柴家,這一次上市,只賣出了四成的股票,這裏還有一分。幹什麽用,就是留給各位的。卻不是用來賣,而是用來請賢。如果有大賢才,可讓柴家煤礦經營的更好,讓更多的百姓可以領到工錢,那我們柴家就送他一分股票。而且每年,付他工錢八百貫!”

“怎麽知道好還是不好?”當下就有人高喊了。

柴家管事大聲回應著:“自然是列出經營的預案,好與不好,我們柴家會挑出十份最優秀的預案,然後最終的決定權,就在這裏,所有擁有柴家煤礦股票的,只要超過一百手的,就有投一票的資格!”

柴家這個動靜不算小。

王家的人已經觀察了很久了,這個時候如果再不動,怕就晚了。

可這個時候動,就會有與柴家唱對台戲的感。可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王家為了自家的生意,也退讓不得了。當下,就有安排好的人拿著一份長安報在場中大喊:“今天的報上說,王家煤礦未來三年,生意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