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臘月二十八(第2/2頁)

“他說隨李藥師與秦叔寶同來,早上還有一些公務要處理。那程小子說要在秦王莊吃午餐,所以必然不會拖過午時。”獨孤傲笑著回應。

幾人進了會客廳,一杯茶喝到涼,這才看到秦王府小吏急急的跑來。

“三位貴客請再坐一會,我家殿下不在花園,只聽說去了糧倉,這已經派人去找了。”

“不如我們直接去找!”李神通提議道。

三人都是貴過不可及的貴人,小吏派人在前面領路,往糧倉去了。

秦王莊糧倉,正有小吏將一個空倉的門關上,李元興提著籃子與櫃爺站在門口數著。遠遠的就聽到櫃爺在說:“這已經有四種豆,兩種米了,沒有紅豆是不行的。”

“皇叔、五郎,好興致!”李神通大步的走上前去。

“這是?”三位總督都是不解。

李元興倒是沒有想到會來客人,提著籃子張嘴就編起了故事:“爺爺說,當年在打仗的時候,到了年關之時,天寒地凍,卻也沒有什麽好的吃食。就把糧倉掃一掃,找了些墻角,土坑裏的糧食,洗一洗幹凈,煮碗粥好過年。”

李元興是笑著說的,而櫃爺卻是一臉嚴肅:“想當年武安君親身掃倉,為軍中士卒煮粥。意有三,一為告訴軍中年輕士卒,人要懂得節儉。二是為了教育軍中士卒,吃得是百家飯,不要忘記百姓一飯一衣之恩。三是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聽櫃爺說的嚴肅,三位總督都是帶兵的人。

仔細起過之後,無一不認同。

秦王莊從最初的秦王、賢皇掃倉,再到三位總督。時至中午的時候,大唐正二品的武將就有十幾位,三品、四品的武將幾十位。

從李元興一只小提籃,再到幾位年輕一些的將軍背著大筐。

從掃倉再直接裝糧食,再到挑選最精致臘八粥的材料選擇,最後連李元興的冰糖都裝了一提籃。

就在練兵場,架起了十幾口三尺直徑的行軍大鍋。

雪地裏,搭起棚子,圍著那擺成圓形的一圈的行軍大鍋,喝酒,吃肉。輪流的去負責照顧那大鍋裏的粥。

從中午熬到下午,粥的香味順著風飄到了幾裏外。

喝了一下午的酒,吃了一下午的肉,這粥總算是好了。

櫃爺自然是第一碗,第二碗給了除櫃爺之外年齡最大的獨孤傲。

一口粥喝到嘴裏,獨孤傲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這個表情可是讓許多人都感覺意外。是這粥有古怪,還是粥糊了,或者是有什麽東西不對味。

“這個味道,果真不凡。想一想,出外征戰,這一碗粥或者說就是從軍的寫照。這碗中的糧食來自天南地北,身邊的袍澤來一樣,很少有幾個同村人。再說這吃食,當兵的有口熱飯就不錯了,雜七雜八的東西放在一個碗裏,這東西……”獨孤傲似乎陷入了某一種回憶當中,或許是在想自己年少從軍的日子吧。

櫃爺喝了一口粥,說道:“這粥,名為七寶五味粥!”

“好,好一個七寶五味粥!”獨孤傲一大口將碗裏的粥喝掉,將碗向前一伸:“再來一碗!”

眾將軍都拿著碗圍到了大鍋邊,自己動手,自己吃,這粥的味道似乎好的出奇。重要的是這個樂子。

喝過粥,回長安的回長安,進到後堂議事的議事。

櫃爺單獨叫了候君集,要對攻擊高句麗的方案再進行一些細化,櫃爺第一次動兵,要打就要打出一個聲威來。

李元興來大唐,武曌在大唐。到現在櫃爺,還有李嵐姍。真正在大唐立足的並不是裝弄鬼,然後仙人下凡之說。立足的根本就是真本事,李元興有真本事,武曌也有。李嵐姍作為一個女子,興農的表章也是真本事。

櫃爺的才能最強就是軍略。

櫃爺已經在軍事理論上讓大唐的將軍們信服,可真正的戰場之上呢。櫃爺要把唐軍的戰力全部壓榨出來,讓天下人,真正的戰爭不是比人數,而是比戰略,比戰術,比軍械,比軍隊的素質。

候君集是貞觀三年元月初七就出發了,可以說新年沒有過完就要出征。

候君集也卯足了勁,這是他身為兵部尚書的第一戰,也是他頭一次作為兵馬大元帥。這一戰對於候君集來說,就是自己軍事生涯之中生死一戰。全勝,自己在大唐兵部就站穩了腳跟,可如果小勝,或者勝的不容易,那麽他只有請辭一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