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海盜?(第2/2頁)

劍南道很給力呀,或許是因為李元興對大唐改造了許多,卻唯獨沒有對劍道作過什麽大事。劍南道,就是蜀地,蜀道難成了為制約劍南道發展的一個硬傷。

“其實,明月她一直想在利州建一座鋼廠。只是長安這邊生產的煉鋼機器根本沒有辦法運進去。飛舟的起飛重量,就算只帶一件設備,都是超重的。有些還是不能拆開,必須整體運過去。這樣吧,新飛舟試飛的時候,利州那裏準備一下,建一座鋼廠,先把利州到成都的鐵路給修上。”

“劍南道,全道上下,無論官商必將全力以赴!”

打能蜀中到的路,可以說從漢末就開始了,只是一直都沒有一條真正的好路。蜀人作夢都想有一條快速的道路,可以讓他們把貨物運出來,或者把長安的貨物運進去。

“恩,長安到梁州這一段,先修著。最後,梁州到利州,怕是要用人命填了!”

“這一段,我劍南道負責!”劍南道總督眼神之中是決絕,這一段就是後世漢中到廣元的一段,這一段雖然不是山高水深,可卻是最容易出現滑坡的地段。要加固,可開路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滑坡而造成大量的人員死亡。

所以李元興才說,這是拿人拿去填的。

“老高,你先別發狠。長安到梁州,三百裏山路,秦嶺山中你當容易嗎?”山南道總督看到氣氛有些凝重,笑著說了一句。

“不容易,花錢多些沒有什麽,不會有太多傷亡就是了。路線已經設計好了,全長二百七十九,其中九成五,本王要作一個鉆地龍,開山洞二百五十裏,一口氣打通開過去。能一日洛陽,就能一日成都!”

卟通一下,劍南道總督給李元興跪下了:“某代蜀中百姓謝殿下!”

“快,快起來!”李元興嚇了一跳,這位劍南道總督他是要叫皇叔的,在皇族之中論輩份是李淵的堂兄弟,而且他還有一個身份,他是李幼良的親哥哥。李叔良的弟弟,名為李德良。

李幼良被李元興砍了,李二也順便砍了當時在嶺東的李叔良。

可卻是沒有動過他,反而讓他坐上了劍南道上都督這個位子,還是讓他坐的穩當。還有書信過來安穩,信中李二寫過,國法大於家法。

李道良心中明白呀,這是他的哥哥和弟弟太狂,光是在涼州設卡就已經是找死的舉動。

開國之戰,他是有功的。

他不是武將,卻是文臣。憑一張嘴說服了巴蜀幾個世家的支持,說服了巴蜀七州三十八縣不戰而降。而且還拿下了成都的大官倉,他不鬧事,也不貪財,唯一喜歡的就是書畫,作官沒有大本事,卻知道穩住劍南就是為大唐盡心。

人是好人,沒能力也是大唐宗室。

看到巴蜀的百姓苦,長安的百姓富,他就想作些什麽。

感謝李元興他是真心的,修通長安與巴蜀的鐵路,劍南道的決定是一萬人的傷亡。

這一跪,李元興害怕了。不是因為對方是皇叔,而是李元興害怕這濫好人犯二,修路是一個技術活,要真的拿人命填,有多少人也修不通這條路。

趕緊把人扶起來,李元興抓著李德良的雙手:“皇叔呀,先建鋼廠。煉出好鋼,然後才能說修路的事情。先修廣元到成都,路線都我給你選好了,不用開山,沿著山邊一口氣修過去,只有幾處不好走的,炸山修路。”

“五郎呀,一定要修到蜀中,某來長安的時候。蜀中上萬百姓在我府門前坐了一夜呀,三年,我劍南道存糧三年,路修通之日,這些糧助五郎掃平西域!”

成都是一個大糧倉,可有糧運不出。

李元興貼近李德良耳邊:“糧存著,路修通之時。往西南擴土千裏!”

“啊!”李德良嚇了一跳,李元興趕捂住他的嘴:“不可說,不可說呀。”

李德良用力的點了點頭。

老實人,老好人,老善人。笑的卻是象個孩子一樣。

“皇兄,今日就到這裏吧。關於官坊之事還需要再議一議,各道官員調整之事,等吏部拿個條陳出來再說。明天我準備去耀州,有一個大家夥,臣弟可是準備了大半年,算算時間也差不多最後了,總是要親眼看看。”李元興對蜀道不是頭一天有想法了,他也不是一個沒有準備的人,那台機器,可以說是大唐機械工藝的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