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算是陰謀吧(第2/2頁)

裁軍,當然不是減少軍隊人數,而是留下精兵,將那些不重要的,打發掉。

“首先是府兵改革。府兵不再需要農閑時為兵,也不再需要大量準備。府兵一分為二,一為戰兵,二為衛兵。戰兵就是清楚盜匪,各道府縣,眼下盜匪不多,這戰兵要有,但不要太多,精兵為主。再說衛兵,這就是維護州縣治安的,衙役對付不了的,再讓衛兵出戰。”

“殿下在說,常備兵嗎?”

“年滿十六,除非考上州學,都要當兵三年。家中男丁多的,縣是壯男多的,有些人就可以免了。這些人三年之後,自然就可以回家。除非大戰征招,不再服兵役。勞役的部分,改役為錢,用錢去雇傭願意掙這份工錢的人去幹活。”

李元興這年提議是得到李二認可的。

在李二想來,這樣集中訓練出來的兵,將來真正大戰了,全是精兵。

“十二衛,不再常駐長安,依戰區而駐。駐軍國庫補軍費,各戰區直接受兵部管制。各道的衛兵,只負責州縣治安。這樣的話,總督的兵權會減弱,你們有意見就提吧!”

李元興說完後坐了下來。

“殿下,我河南道需要駐軍嗎?”

“沒必要,河南道、江南道都不需要駐軍。”李元興如實的回答著。

河南道總督卻是松了一口氣:“沒了兵權,倒是一件好事。省得操心了,我河南道沒有意見。只是還有一點,每年府兵支出的這部分軍費,河南道的兵少了,這部分錢,還有多余出來的兵怎麽辦?”

“全國征兵,河南道的兵訓練之後,可能會派往任何一個駐軍的道。那部分錢,留夠衛兵的部分,多出來的上交就是了。”李元興也不回避這個話題了,很直接就開口要錢,要兵,要糧了。

“我江南道支持!”

已經有兩道支持了。

李元興又說道:“嶺南道、遼東道、河東道、隴西道。總督是總督,將軍是將軍。身兼兩職者,自然政務要管,軍務也要管。如只有一職者,管軍,或者是管民。這四道,五年內不可能去了軍職。”

“某不要兵權!”

不是這四道,而是劍南道總督開口了。

“我這一道,路難行,民風亂。按殿下這麽一說,光是衛兵就不容易。再操心防著吐番,很是辛苦。”劍南道總督說到這裏,向李二施了一禮:“聖上,不是作臣子的不盡忠,也不是不願意為大唐出力,有幾句話犯禁,聖上可讓某講!”

也只有這些封韁大吏敢這樣說話了。

都是正二品的大官,負責一道事務,不是李二信任的人也不敢任命。

“講,有什麽講什麽。”李二痛快的開口。

“聖上,這管民與管兵分開,臣睡的安穩。手上權太大,怕是夜裏房梁上都有人盯著。當年大漢朝,到了末年的時候,袁紹怕就是我們這類人。朝廷不可能不防著,而臣行事也處處小心,禦史們盯著,怕是秦將軍也盯著。”

所有人的視線都轉移到了秦瓊的身上。

秦瓊這個時候,卻作了一件極驚人的事情,賣萌!

“啊,某臉上有花嗎?”秦瓊這一招是和李元興學的,典型的裝糊塗,然後又說道:“某昨日調派人手去高昌,忙到了天亮,剛才有些暈暈欲睡,失禮,失禮!”

秦瓊打哈哈,可眾位總督心裏不打哈哈。

你秦瓊沒有派人躲在房梁上就算給面子了,李孝常想造反。這個蠢貨連尾巴都沒有藏好,所有參與者,同夥,計劃。就象是他寫好了一份擺在秦瓊桌上一樣,誰相信秦瓊沒有派人查。

當然,也不會有人知道,這是李元興早就知道,秦瓊收到了情報,是從李元興處得到。

“不要兵權。”劍南道總督非常堅決的說著:“軍民分離,也是相互的制約。”

劍南道總督看得明白,就算沒有你秦瓊。大唐秦王坐在那裏,誰能翻了天。這兵權不要也罷。

馮盎這個時候卻說道:“兵權我要。”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是一愣,江南道總督還打算去勸一勸馮盎的。卻誰想,馮盎繼續說道:“請聖上給我嶺南派一個管民的,無論是二品,還是三品。他管民,我管軍。絕對不會幹擾他的政務,只要求有什麽事相互多說說!”

眾人懂了,馮盎是想打仗爭軍功。這無論是留下軍權,還是民權的。只有交出一半權力,自己也輕松了,而且也回避了許多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