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聰明人的計謀(第2/2頁)

“秦王殿下施的應該是當年假道伐虢之時,借寶物之計。穩住高昌,再過不了幾年,那高昌一滅,寶馬還是寶馬,珍珠還是珍珠。同樣可以得回來。”張公謹開口說著,又對薛萬徹說道:“薛將軍安心,敢在秦王殿下面前不知尊卑的,必定會受到極嚴重的處罰,高昌不出三年。”

眾將軍紛紛說道:“張將軍高明。”

李元興這時進帳,眾人施禮後依身份而立。

“本王最想知道的是,明年與吐谷渾的春市會在什麽時候開。派人速回長安,請秦將軍派人查!”

“殿下,為何突然查這個時間。”蘇定方問道。

李元興坐下,也示意大夥都坐下:“我昨夜查看了一夜的資料。高昌王不算是一個貪財小人,也不是那種貪小利,貪財貨的人。而且高昌王讀過我們的書許多,可以說他的知識不比大唐一個博學的士子少!”

“殿下的意思,他在用計?”蘇定方追問道。

李元興點了點頭:“本王查了地形,甘州是我大唐去伊吾的必經之路。如果不走甘州,要麽就從吐谷渾借道,繞五百裏。估計吐谷渾不會借。或者北上入大漠,軍隊行走沙漠,先不說有多麽危險,僅後勤物資就沒有辦法保證,這一繞就是數百裏沙漠。”

“殿下以為,吐谷渾想對伊吾動手!”李孝恭追問道。

李元興示意親衛警戒,然後在會議室內用手持式小投影儀,將高昌、伊吾,以及大唐西北的地形已經路線圖展示了出來。

“吐谷渾只要擋在甘州,就只有數千兵馬阻止我唐軍半個月,伊吾就消失了。”

“殿下,春市已經是在四月初十左右。三月吐谷渾那裏冰雪才開始融化,就算三月中旬商隊出發,四月初十開市時間也是勉強,差不多真正的春市到了四月中了。”李孝恭很顯然研究過那一帶的氣候與地形。

李元興笑了:

“高昌王好計謀,裝成一個貪財的傻貨,以為本王要算計他。是打算緩住他幾年,那本王等幾年,他卻早早下手,好算計,好算計呀。難道是本王對高昌所表現的敵意太大了,或者是……”

“或者是高昌人與高句麗人有盟約!”蘇定方在一旁小聲說著。

“無恥,無恥之尤!”顏師古怒罵著。

李元興笑的更大聲了:

“顏公就算指著高昌王的臉罵,也不管用。政治本身就是不要臉的。他們選擇時間太好了,本王大軍遠征高句麗,自然就顧及不了他高昌。他與吐谷渾聯軍,十天就可以滅了伊吾呀!”

“殿下,最多五天。快則三天,伊吾才是貪財怕死的廢物!”李孝恭也跟著說道。

李元興揮了揮手:“容本王想一想,容本王想想!”

“殿下,伊吾不能丟。伊吾有許多關卡,卻是面對我大唐而建,從西往東攻打非常容易。可我們大唐從東往西卻是極難的。而且高昌路途太遠,這沿路的軍糧運輸,十存二!”李孝恭急急的告訴李元興伊吾的重要性。

一百擔糧食,運到伊吾就只有二十擔了。

有伊吾在,本身就可以解決一大部分的糧食問題。

可沒有了伊吾,純粹從長安運糧,就是現在大唐盛世,糧食再多,也支撐不住。這個消耗過於巨大了。

“殿下,天山棉田不保,這個損失我們大唐也承受不起。”韋挺也接口說著。

李元興苦笑著搖了搖頭:

“明年四月,如果高句麗毀約。本王的大軍卻是在高昌,那沒有教訓高句麗的話,我大唐的臉面真是丟盡了。換一個角度,本王大軍赴高句麗,高句麗卻應約,而高昌突然動手,本王想救都來不及,大軍轉到高昌,糧食消耗過於巨大。而且未必可以快速擊敗高昌。又是一個笑話!”

“如果高句麗再殿下離開時,就翻臉呢?”

“本王已經計算了,到時候前後都顧不上。不是軍力不足,而是後勤不足。肯定沒有辦法保障兩邊的軍糧供應。”

聽李元興這麽一說,如果這一切是真的,那麽高句麗與高昌人,這一次當真的幹了一件大事呀。

只是眾人不明白。

秦王殿下怎麽就看穿這個計謀,如果秦王殿下不說破,那麽誰也不會把這一切,一環又一環的連著一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