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出發蘭州(第2/2頁)

李二點評,豬一樣的隊員。然後就扔給刑部去審了,暗中卻已經與幾位重臣商量過特赦之事。正如之前計劃的,李孝常曾經是有大功的,殺之不忍。但劉裕德卻是一定要處死,家人為奴,倒是沒有再殺。

而李元興則是提前一天出行。

天策四衛當中,雷騎以執力思力帶一千精騎。赤血也有一位副將帶三百人隨隊出行。虎賁帶隊的身份就高了些,蘇定方臨時作為天策四衛的主官。而羽林則只出了一百校騎。

羽林之中身份最低的也是從八品校尉,所以羽林被稱為校騎。

秦王府近衛軍,李元興只帶了五百人。

讓李元興意外的是,靺鞨人派了三百精騎、契丹人也派出三百精騎、而突利小可汗卻把自己的親衛隊之中選了一百人並入了李元興出行的隊伍當中。

這七百人,雖然人數少。可每個人的戰力不亞於虎賁,可以說是精銳中的精銳了。

李元興特別命令,給這七個人換裝,然後統一再發一套秦王府騎軍專用的披風,以及馬上全套行頭。

至少軍械的部分。隨行的還有從千牛衛與執金衛各選的一千人,十二衛選出的三千人,總計五千戰兵,以及一萬二千輔軍。

李元興出行,光是軍隊就有兩萬人。

軍械部分裝了一百輛大車,特別抽調伍斌,以及遊俠館挑選了一百位各種類型的高手。同大軍一起出行。

跟隨出行的王妃是崔瑩瑩與崔燕燕。

十二金釵以元春為首帶了四個,秋香自然是要跟著的。

普通的侍女又帶了一百多人,太監二百人。雜工以及仆役兩千八百人,各類工匠加起來也有近千人。這又多了幾百輛馬車拉器具。

然後就是糧食,隨軍的糧食五百輛大車,每車六石,就是三萬石糧食。

這還不算是調料,菜、肉等。

李元興儀仗起,出行的隊伍絕對不亞於一只龐大的軍隊,總人數接近三萬人。

李元興現在坐的這輛車從制造到現在,李元興才是頭一次坐,需要十六匹馬來拉的大車,華麗的程度讓李元興自己都羨慕自己。以前用不上,只是因為這車子太過華麗,李元興更喜歡快速的趕到長安。

可現在卻不同,李元興一等儀仗出行。

這代表的是大唐的臉面,不僅僅是他李元興的臉面,這也是大唐秦王的身份。

秦王出行,儀仗有多大不是長安百姓關心的。作為天下第一王,沒有一點氣勢怕是長安百姓都不願意。可更多人卻關心的是李元興去幹什麽,百姓們只是好奇,可使節團卻不是這麽想了。

在靺鞨、契丹人眼中,李元興最好是去打仗的,他們又可以掙軍費了。

最不安的,卻是高昌使節。

在李元興出城的當天,他就派出手下快馬回國去。

李元興去的是蘭州,然後已經公開聲明要去拜訪伊吾王。這距離高昌實在太近了,就從李元興帶的這些護衛兵力,高昌使節相信就算大唐秦王不再調兵,也不需要伊吾人的兵力,都可以打的高昌只有求饒的份。

路不錯。

經歷了隋末戰亂,已經有著八百年歷史的老路,經過歷代不斷的修整著。在貞觀初年之時,這麽承載著秦帝國北方戰略的要道,秦直道最寬之處達到了二十三丈,最窄之處也有十丈寬。

出了長安,直道轉向西北,與李元興的耀州直道距離也就是不到三十公裏。

依現代的路線就是從長安出發,經淳化、過雲陽、直上耀州西,再往北到達黃陵縣西,然後直上富縣,從不過洛川,而是向志丹縣再往安塞,然後經延安再過榆林,後北上往包頭的方向直行。

全長七百多公裏。

“韋禦史!”李元興咬著煙鬥,把玩著手中的茶杯,盯上了這次隨行的韋挺。

“秦王殿下!”韋挺很意外,他不明白李元興出遊帶上自己幹什麽。更不理解的是,還有一個讓他都感覺頭痛,比石頭還硬的大儒顏師古卻是非常在跟著一起去,大有你李元興不帶上我,我就一頭撞死在你馬車前的架勢。

李元興看到韋挺回應,笑呵呵的問了一句:“這秦直道修成水泥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