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你讀過三國嗎?(第2/2頁)

“殿下英明,果真是一環套一套的計謀,從三國演義這評話出現開始,殿下就在布局。後有東市之事,讓天下人看到大唐子民的強勢。再有樂民園三國演義的影畫,再就是報紙上曹操此人之論,一年前送到高句麗的趙言德,更是殿下的布局!某服了!”崔君肅這話是真心的。

李元興對高句麗還真是狠,一環又一環的套著。

李元興很自豪:“其實,還有一些小細節。比如這次讓耀州安排幾十個女奴工遊長安,讓長安的百姓,還有各邦的使節習慣了耀州奴工在長安的事實,到時候安排那幾個高句麗死忠遊長安之時,就看李常怎麽安排高句麗人和他們接觸了。”

“果真是高明之舉!”

“再說第四顆棋子,崔氏。不知兩位以為如何?”

“此事,清河一族更合適。漢末崔氏遠行,我們博陵南下,清河北上。拉個親戚,讓他們感受我華夏之威。一但淵蓋蘇文真的作了高句麗的曹操,那麽半島崔氏必然會被打壓,到時候就看他們如何選擇了。”崔敦禮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崔君肅倒是也認可。

“不用看他們如何選擇,我清河崔氏不在乎多這一個分支。高句麗滅亡之後,他們忠於大唐,忠於家族,也給他們一個地位又如何。半島也是需要有人去管理的。以蠻夷治蠻夷,卻是上策。只是他們禮不精,學不深,倒是應該再有些長進!”

崔君肅知道自己占了一個大便宜。

一但收服半島崔氏,那麽在半島的利益崔家就有了保障。

更何況,半島崔氏還分為南崔與北崔。南有新羅崔氏,北有高句麗崔氏。新羅崔氏已經投靠,正暗中派人前來秦王府。

“敢不敢在報紙上宣傳一下,前隋無道,我大唐代天行道。簡單點說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李元興這話嚇的三個人都準備裝暈,可李元興卻不放過他們:“再想辦法讓高句麗百姓知道,高句麗王室無道?”

“此事,需上報聖上。再天英閣議!”王及善想了想,似乎有可能,只要控制尺度,不要太過火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只是這議論造反不合適,只說替天行道倒也可行,不過最終的決定權卻在李二。

內容的審核與細節,放在天英閣討論一下。

說到這裏,已經算是將所有的問題都說清了,三人也不留,起身告辭了。

出了天策上將府的門,原本已經是到了宵禁的時間,可卻還有馬車擡著燈籠正往樂民園那裏去,許多貴族更喜歡夜裏去樂民園,僅是那通宵都如白晝的光亮,就已經讓許多詩人寫了無數詩篇了。

“這旬日,似乎還要八天才到!”王及善感慨了一句。

旬日,是長安的官員們休假的日子,王及善也有些期待在旬日前夜去樂民園了。

天策上將府內,李元興搖了搖鈴。

“殿下有何吩咐!”蘭秋從門外進來,站在門前下首的位置。

“去把元景、元昌給本王叫來。”李元興吩咐了一句後,目光又移到了地圖上,他還真的想在長安與成都之間開一條路出來,就算有難度,也是不得不開的。

李元興要找人,要傳誰過來問話,天策上將府自然會有人去辦。

而且不存在找不到人,叫不過來這種問題。

那怕現在是三更半夜,李元興要見,天策上將府也能把人帶到李元興面前來。當然,有些人用的是請,有人則是傳。

事有輕重緩急,李元興如果半夜要找李靖來,不用人催李靖也會第一時間趕過來,能在半夜找自己,必須是天大的事情。別說是李靖,朝中大臣都不會有怨言,他們至少還能分清什麽是國事,什麽是急事。

可元景、元昌卻有些特殊。

李氏皇族,李淵的兒子,其中一位還是什麽貴妃的兒子,後世的記載是精通書畫。按排名來算,把李元興除外,他們就是老六、老七。原先的排老五的得病早死了,而李元興這個五郎排法也沒將其他的兄弟算在內。

秦王府的近衛要找人,自然不可能找不到。

正在踏雪樓穿著便服的李氏幾個兄弟正在與不知道是那一家富商的紈絝子弟爭座位之時,一個軍士出現在他身旁:“六郎、七郎。我家五郎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