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2/2頁)

高句麗使節原本卻是站著的,聽到這話竟然雙腿一軟,撲通一下跪倒在地。

“錯了,全錯了。這樣的要求是不能答應的,大唐不敢殺使節,大唐殺了我們如何向各邦交待。”淵蓋蘇文聽到消息,立即趕了過來。

“這次如果不是把大唐秦王逼到這種難堪的地步,怕也不會有此僵局。罷了。”高句麗使節再不多說,坐下來寫了厚厚的信。

淵蓋蘇文又說道:“我送信回國!”

“你還年輕,萬一路上有任何意外,你處理不了。乙支將軍回國傳信。”高句麗使節才不會放淵蓋蘇文走呢,現在淵蓋蘇文是一個棋子,他在長安,他的父親就會反對把前隋的軍卒還給大唐。

而且,淵蓋蘇文回去,難免這個年輕人心生什麽毒計呢。

到時候,使節團這一百多號人,怕是半個也回不到高句麗去了。

淵蓋蘇文也想明白這層關系了,他知道自己是肯定不能回去了。而且也不可能送信回去,自己手下的人也會被監視起來,不僅僅是被大唐人,而且也有他們自己人。

高句麗使節的國書已經遞交,送回過的信也在禮部備案。

沒敢等到次日,當天就讓乙支文德出發,僅僅只帶了一個親隨,兩人拿著禮部開出的憑引,每個騎上一匹馬,趕回高句麗去了。

李二在書房之中接見了這位侍郎。

“卿此事,辦的極好。可為優!”

“聖上稱贊,臣不敢領。臣是在與高句麗人談判之前,收到了秦王殿下秘信,這才有了今日的結果,所臣不敢領此功!”禮部的這位侍郎趕緊解釋著。

李二哈哈一笑:“計策好,也要有能吏去辦。此事你有功,朕心中有數。接下來,讓高句麗人也輕松上幾天,等遼東的回應!”

“臣告退!”看到李二揮手,禮部的這位侍郎施禮退下。

李二臉上的笑容收住了,看著那國書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五郎好狠的誅心之計,朕倒是要看一看,高句麗國內誰也還真正的相信王室。敢誰還不怕被高句麗人出場,此時看來不出三年,高句麗可平!”

眼看天色漸晚,長安城中依然的火熱,街頭巷尾還有無數人在聲討著高句麗人。

可就在這個時候,原本已經回家休息的賣報人排著隊,再一次湧上了長安街頭。每個人身上都背著很重的背包,從露出的一角可以看出,似乎是報紙。

“秦王殿下致長安百姓手書,長安報特別加印,免費發放。”

呼啦一下,高喊的賣報人立即被人圍了,整個背包之中加印的那一頁立即就被人拿光了,這不是因為免費而多拿幾張,而是許多人自發的幫助將這手書流傳開來。

李元興寫了些什麽?

致長安百姓:

本王李元興,何德何能受百姓之愛戴,本王愧領。

前隋遠征高句麗是對還是錯,留給歷史去評說。本王只是知道那些遠在他鄉之人,只想回家。所以本王提出要求,高句麗一方只是給出了條件。

這是一個非常公平的交易,至少在本王心中,僅是裸身在長安而行,就可換回幾萬骸骨的回歸,是值得的。

本王曾經說過,穿上袍服的是秦王,沒有穿袍服的還是秦王。秦王是什麽?秦王不是一個官職,也不是一個親王的爵位。秦王代表著一種責任,身為秦王,或者說在成為秦王的那一天起。本王的性命,榮耀,以至於一切都不再是自己的。

正如皇兄所說,他身為大唐皇帝,可以為大唐付出一切。

本王也想說,身為大唐秦王,本王的一切是屬於大唐的,可以為大唐付出一切。

我大唐是禮儀之邦,有客自遠方來,自當以禮相待。

高句麗人遠道是客,縱然有些許言語上的沖突,這也是國之政事。

如果有錯,錯不在高句麗百姓。錯在高句麗王室之失禮,錯在高句麗王室之野心。

本王再次感念長安百姓之情,之恩,之義。

長安城因為李元興一封信,卻是在入夜之前。哭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