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2/2頁)

元春的聲音不大,但所有人都聽到了,可眾人卻沒有一個發笑的。

“二十五文一斤!”李靖非常嚴肅的又反問了一遍。

在後世,沒有包裝的麥芽糖賣到一斤十五元就是極貴了,換成大唐的錢,應該是三文錢一斤才對。可大唐沒有工業化量產的能量,那復雜的機器根本就制作不出來,所以還是要純手工制作的。

但是,李元興的麥芽糖成本真的不高。

事實上,是十斤料出三斤糖還多些。其余的七斤廢料也不是沒用。

按大唐現在的糧價,十斤還不到一鬥,一鬥長安城也不過十文錢。更何況李元興用的是自己倉庫的糧食,絕對可以按五文錢一鬥來計算,加上水,煤,工具,人工等成本,一斤糧李元興的實際成本,兩文錢頂破天了。

更何況,他制作完麥芽糖的廢料也值錢呢。

(注:中國西周就是原始的麥芽糖,但原料不是麥子。麥子是在漢代才傳入中國的,但成為主要的糧食又經過了幾百年的時間。玉米更晚,紅薯等作物到了明代才傳入中國,所以古代的古飴糖,就是古麥芽糖非但不甜,而且消耗巨大的糧食。僅為貴族食用,百姓是很難見到的。大唐的糖還是蔗糖,甜菜糖是在十七世紀才被人發現!)

“五郎可知,長安的糖價是多少?”

“一斤一百四十文,好一些的二百六十文吧!”李元興倒是知道物價的。

甘蔗從廣西運過來,廣西還沒有加工糖的能力,那裏還是比較原始的。

加上運費,人工,以及大唐的工藝,一百斤甘蔗也出不了一斤糖,糖在唐朝來說絕對是食物中的奢侈品,而且是頂級的奢侈品了。

李靖突然心念一動,轉過頭問元春:“元春,你說這糖的用料是多少。”

對元春說完,李靖笑呵呵的看著李元興:“五郎,這次你不許開口,不許打眼色。”

李元興無奈的聳了聳肩膀,表示自己一定會保持沉默的。

元春知道這裏坐的都是大人物,而且她還沒有說學會說假話,只好如實的說道:“一斤麥、三斤玉米、七斤紅薯。出三斤糖!還有七斤的殘料,殿下說那東西可以不要了,或者去喂豬吃,可我們試過,那個用餅子極是好吃。又松又軟!”

“又松又軟?”李靖笑了。

眾人也都笑了。

李靖又對元春說道:“去給我們作一些餅子,就用那個制作。”

李元興點了點頭,元春立即小跑著就出去吩咐了。李元興卻是知道,放在現代那就是作飼料的東西,絕對不會再給人吃的。

因為營養成份已經去了大半。

要說松軟,經過發酵,又去了澱粉與糖,烤出來的自然是松軟的。但吃到嘴裏,卻是幹巴巴,自己是絕對不會喜歡的。

可秦王莊的農戶,軍士們經歷無無數次饑餓了,他看來那是好東西。

李靖又問陸毛鋒:“你吃過嗎,感覺如何?”

“回將軍您的話,那東西自然是不如純面餅子好吃。但如果加上一點油,來點蔥花弄成餅子卻是極美味的。以前打仗的時候,要是能吃到這東西怕是會作夢都能笑醒了,殿下說這些只能喂豬,某鬥膽說一句,殿下錯了。”

“喂馬行不?”李元興冷著臉反問了一句。

“喂馬行,殿下英明!”陸毛鋒趕緊回了一句。

在當兵的心中,馬就是寶貝,都能拿上好的豆子喂馬,這個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李靖揮了揮手示意陸毛鋒退到一旁,然後對李元興說道:“某還是了解五郎的,五郎敢開價二十五文一斤,那麽他就敢掙對半的利。現在想來,五郎這次真正是太貪心了,麥子在長安近來是十文錢一鬥,面粉才十四文錢。”

崔君肅是戶部的,他也緊接著說道:“玉米的價高一些,幹玉米粒一鬥十二文,玉米粉也才不過十八文。紅薯一畝地出上萬斤,那東西長安賣的真心是貴呀,一文錢才兩個。可秦王殿下沒有當糧食賣過,長安城沒市價!”

崔君肅在李元興桌上拿過一個算盤。

啪啪的一打。

“秦王殿下,一個人三天制作一百斤糖算不算多?”崔君肅又問道。

“行了,你們別在這裏套話了。二文錢成本,你們信不?”

“不信!”眾人異口同聲的回答。

李元興只是搖頭苦笑著:“那秦王錢一文錢一斤的成本,你們信不?”

信了,一文錢再不信,就是不給秦王殿下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