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人口問題(第2/2頁)

王及善又說道:“為公,也讓大唐的州官縣令學一學,如何治理一縣。”

“那不如,連這幾個縣的縣令也讓給秦王算了!”長孫無忌這句話,當真只是一句隨便開口的笑話。

“大善,看秦王殿下如何調教這些縣令!”

“善!”李二聽的高興:“查,找最苦最窮的縣!”

幾位大臣都滿臉的興奮,魏征卻是一臉黑,不過他本身就臉黑,所以想反駁連杜如晦都沒有支持他,只好認下了。

“聖上,雩縣!人口只有八百戶,長安周邊排名第二的窮縣。真正的窮山惡水。沒幾塊好地,八百戶上守著不到五百畝水田,靠著打獵為生。窮到連縣令都的年俸都發不出,家裏吃一回肉,都不敢在白天吃!”

崔君肅說到這裏的時候,都笑樂了。

“為什麽吃肉不敢在白天吃?”李二卻是非常的好奇。

“因為縣裏太窮,一點肉香就能夠引來全縣衙的人!他自然就吃不到了,可憐已經三十有七,卻沒錢娶妻。臣以為,他是整個大唐最窮的縣官之一。”

還有一句話,崔君肅沒有說。

因為這個雩縣(後世的戶縣)就是京兆的屬縣,距離長安太近,近到這縣令連收一斤肉的禮都不敢,所以他是最窮的縣官。

禮部尚書王及善又說道:“雩縣窮,真正的原因是,這裏十年九災,自武德元年開始,八年報大旱,到今年已經是六年連旱,武德七年的時候,全縣顆粒無收。雩縣的人口也從一千九百戶,逃難到現在的不足八百戶了!”

“周至、終南兩縣,亦是窮縣。只是武德三年劃歸稷州。”

“從今天始,兩縣歸京兆!”李二一句話就等於將兩縣劃歸李元興名下:“再加一個,藍田縣也歸他了。立即準備文書,趁五郎還在長安的時候,就要讓他簽押!”

大唐的公務聖旨,根本就沒有什麽皇帝詔之類的,倒很象後世的公文。上面有各部門簽字,發文單位備案情況,以及宣旨的人是誰誰等等。單張的聖旨,其實就是皇帝的一份手書紙條罷了。

藍田有多窮,窮的可憐。

如果說戶縣是年年旱,那麽藍田就是今年澇明年旱,可以說是天災不斷。

這兩縣不僅是天災,因為都在秦嶺山邊,野獸之類的才是莊稼的另一個大害。特別是野豬入田,那是毀滅性的破壞。

聖旨到天策上將府的時候,李元興正準備回秦王莊呢。

一看到聖旨,李元興愣了。

“老魏、老杜,你們認為藍田是窮縣。本王聽說,那和氏壁就是藍田玉,藍田出玉,而且都是上等好玉,窮嗎?”李元興一百個不理解。

杜如晦與魏征都笑了。

“成了,反正這聖旨本王先收下了。”看兩人笑,必須是有原因。李元興先是簽收了這聖旨,然後說道:“陪本王同車,一起回秦王莊。”

“臣下不去了,天策上將府還有許多公務要處理。”魏征心說有杜如晦作說明,和自己沒什麽區別。李元興聽到魏征不去,靠近魏征小聲說道:“本王交待秦瓊將軍那件事情,你有空了去聊一聊。”

魏征點了點頭,作了一個殺頭的手勢。李元興說道:“很好,此事不得有誤!”

在回秦王莊的路上,杜如晦說道:“殿下,和氏壁出自蔥嶺,古昆侖山。也有傳聞是出自楚山。名為藍田玉,卻不是京兆這藍田縣,只是一個巧合罷了。臣下以為,出自楚山更可信一些。”

“杜公繼續!”

李元興讓杜如晦繼續講,藏區甚至往中亞去了,而楚山就是現在武當山東南,江西地界裏。原本李元興一直認為,和氏璧是藍田玉,應該就出自藍田。

“和氏壁是軟玉,藍田也有些許似玉的美石,但卻還不是玉,只是石。是硬石。”

“只是名字有了巧合?”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正是,和氏壁也卻有藍田美玉之稱。臣下家中有一漢代古玉,聖上也派人在藍田去查證過,僅僅是名字上的一種巧合。所以藍田無玉,僅有些奇石罷了!”杜如晦說的肯定,李元興也相信杜如晦說的不是假話。

(注:玉石這段有史可查)

……

玉石這部分,根據明《天工開物》有過記載。然後現在的藍天玉是石質玉,硬玉。古藍田玉與現代的藍田玉,並不是一種玉。

查了許多資料,沒有找到藍田縣玉礦的開采歷史。

但可以肯定的是,秦漢開采過的,是接近玉的石頭。以及,來自江西一代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