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華夏論!(第2/2頁)

如果把這二百多萬噸折成大唐的重量,就是四千萬擔,所以五百萬擔還是李元興害怕嚇到裴元朗,所以才寫了這麽一點。

裴元朗深吸一口氣,他不敢反駁,也不會反駁,因為秦王殿下說的數字,那怕是一個讓世人都感覺匪夷所思的數字,日後定然會被證明,這個數字太保守了。

正如耀州的鋼鐵產量來說,秦王殿下要求的數值早早就達到了,而且高了何止兩倍。

那麽,華州未來的糧食,應該就有一千萬擔。

裴元朗繼續往下看,接下來是天然草場、天然林木,還有原始森林的面積。

再然後,是漁業可利用資源,以及礦區的資源量。

煤,兩千億擔!這個兩千億讓裴元朗雙手一抖,差一點將手中的幾張紙掉在地上。他實在是無法相信這個數量代表著什麽?

“殿下,煤兩千億擔?”

“沒錯,你沒有看錯,這是咱們大唐有能夠挖出來的,沒辦法挖出來埋藏過深的全部加起來,不低於五千億擔,是本王耀州煤礦的近百倍。但這個並不是本王在意的,本王真在在意的,卻是這個鉬礦!”

“臣下不懂!請殿下指點!”

“說得太復雜了,你也無法理解,這是工匠們的學問了。有了這個鉬礦石,可以讓精鋼更硬,更鋒利,而且更不容易折斷,最重要,不容易生銹。可以說,這是極好的東西,整個大唐,本王所知道的也就那麽幾個鉬礦,你這裏就算一個!”

“臣下懂了!”

正如李元興所說,裴元朗並不需要懂太多專業的知識,他只需要知道這個礦石非常的重要,就足夠了。

最後就是一張地圖了,上面有詳細的河道,良田分布圖。

“裴刺史,頭一年本王助你開發糧田,增產漁業,本王不要求產量,但第二年,一年糧食三百萬擔,漁三百萬斤,羊三百萬只,牛三十萬頭,豬三百萬只,驢一百萬頭。你能作到,本王就給你加官,作不到換一個能作到的在這裏為官!”

李元興的語氣已經是非常嚴厲了。

但在裴元朗聽來,這就是一個機會,初唐的官員貪汙的不是沒有,但更多的首先是在乎百姓的生計,然後才是自己的官路。

裴元朗想來想去,最後說道:“請殿下入府,臣下有許多想求教。”

“不急,順便路去一處小地方,本王想去為你華州掙一條鐵路的銀錢出來!”

裴元朗大喜歡,急忙在後面跟上。

很快,李元興就來到一處山溝,這裏已經有數百工匠正在幹活了,見到李元興到來,為首的工匠迎了上來,只是簡單的一拱手:“殿下高明,這裏有殿下喜歡的那種石頭。似乎比耀州的更好一些!”

“有試制嗎?”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那工匠大大咧咧的帶著李元興來到一台機器前,這是一台畜力小型水磨台,一塊一尺見方的平面已經給磨了出來,黑白黃相間的紋理,極是美觀。

“快一些,打上蠟給殿下看看效果!”那工頭大喊的喊著。

身為石匠,本身就是粗人,李元興也不介意,只是遠遠的看著。

沒過多久,那塊石頭就被擡到了李元興面前,那石匠工頭說道:“殿下,某在那邊山中還發現紅色的,還有淡藍色的,想來效果會更好。這個東西要是給聖上鋪到書房,比起咱們的瓷磚更漂亮!”

“哈哈哈!”李元興笑了:“你很好,已經開始計劃著這東西怎麽掙錢了。”

“殿下,咱是粗人,是殿下讓咱天天有肉吃。咱就整天就尋思著怎麽給殿下多掙些錢,耀州那邊人手太緊,雖然有這石頭可抽不出人手來,這裏有,咱就開石打板,不出半年這裏的就能年產一百萬尺的石板出來!”

“好,很好。這裏你安排人手,這幾天辛苦一些,至少有二百尺磨出來。然後依本王給你的地圖,再去實地看看,本王聽你的好消息!”

“某明白,殿下盡管放心,某這就去了!”說完,一拱手大步跑著,一邊招呼著人跟他一樣進山,倒是一個急如風的性子。

看到那石匠李元興很滿意,這樣的人應該過上好日子。

“裴刺史,去州府吧。”李元興示意帶上那塊石頭。

到了華州府,李元興剛剛進屋,一句話就讓滿屋官員心驚肉路。李元興說:“華州,自今年起,加糧稅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