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戰黃河(一)(第2/2頁)

李元興重重的點了點頭。

袁天罡到了,作為道家第一人,他有著足夠的號召力。

這時,李元興看到慈苦大師也跟著袁天罡來了,微微的點了點頭。慈苦大師施禮說道:“殿下,請讓老僧盡一些微薄之力,施粥、救傷、超度亡者,我佛門還可出一分力,請殿下準許!”

“去吧!”

慈苦在退下的時候,順手將一個紙卷交給了他身旁的秦王府親衛。

親衛愣了一下,立即將紙卷收好。

“出發!”李元興不敢再等,一天時間快馬急行也未必能夠趕到洛陽,而且還不知道那裏發生了什麽?是已經決口了,還是很危險。屈突通吐血,肯定有什麽事情發生,絕對不能小看了。

就在李元興坐上馬車的時候,李二出現了,就算沒有穿龍袍,皇帝就是皇帝。眾人施禮後,李二說道:“五郎,洛陽有任何事情,你有先斬後奏之權。雖說這如同上戰場,但畢竟這是不見血的戰場。”

“謝皇兄!”

“向天災宣戰,大唐天下唯有五郎,為兄也不行。五郎此去,如果有人禍,五郎不要心慈。為兄已經命令三位秦王妃帶上侍女同去洛陽,五郎也需要有人照顧,此去為兄等你的好消息!”李二伸手在李元興肩膀上拍了兩下。

明白了,什麽都明白了。

李元興重重的點了點頭:“皇兄,臣弟出發了。”

李二是什麽意思,古人自然不敢戰天,李元興敢,因為他有著星君的名頭。但李二卻以提醒李元興,天災必有人禍,讓李元興不要手軟,有一些特殊的人頭足夠讓朝堂之上閉嘴,也足夠讓李二可以有一份很好的祭天文書。

李元興聽懂了,而且也給了李二承諾。

李二度著小方步回李元興的小會客廳了,為了顯示秦王書房的特殊,李元興不在的時候,李二都不會坐在裏面。

武曌正在書房之中查著資料。

歷史資料上,貞觀年中,唐皇因為水災派出過接近三十次巡察史,但卻完全沒有貞觀元年洛陽的記錄。

是歷史改變了,還是虛驚一場呢。

武曌在翻看歷史資料的時候,還順便整理出了一個新的資料,三門峽與小浪底。三門峽是一個設計上有失誤的工程,但是小浪底卻不是,這是一個極好的發電場,而且水力控制可以說保護了整個河南全省。

後世的現代,河南全省是中原大糧倉。如果整天有洪水怎麽可能會有糧倉之說。但小浪底在現代的工藝之下,用了幾億噸水泥,幾萬噸鋼筋,李元興怎麽可能拿的出來。武曌在拼命的翻著資料,最終看到了都江堰。

秦時就有水利工程,漢代精修,既然現在是大唐,就用古人的智慧來吧。

一份表章很快就讓武曌打印出來,擺在小會客廳李二的面前,然後是都江堰全圖:“聖上,秦漢時就可修巨大的水利工程,我大唐也行。調集工部水利巨匠,誰幫著李元興完成了小浪底巨壩,就給誰一等匠的。”

“小浪底?”李二不解。武曌將一張水墨風格的小浪底畫放在桌上:“李元興說,有這個巨壩,整個河南道再也不會有水災,會有良田千萬畝!只是,原本計劃明年再動,卻是沒有想到,今年就發水了。”春汛!武曌心中出現了這個詞。

李二看著那圖,重重的吐了一口氣:“五郎要作的事情,一定能作成,這不是千萬畝,而是萬萬畝良田。朕準了!”

李元興已經在去往洛陽的路上,家裏的七個秦王妃正在不溫不火的爭執著。也是在平衡著各自的利益,盧秋雨是肯定要去的,因為河南是她家族的地盤,李元興這一次,肯定在洛陽停留的時間不會短,聖上親自同意給了三個人去洛陽的名額,誰去誰不去,自然要議一議!

耀州城!數百軍士遠遠的看著老狼在直道上飛馳著。

老狼頭一次這麽發瘋的騎著,上了耀州直道之後。老狼騎出了時速一百三十公裏的時速。

風馳電掣一般沖到了耀州城前,城門直接就打開了,能騎這種古怪神物的,只有秦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