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耀州直道(第2/2頁)

大隊人馬走的慢,下午的時候才走出一百多裏。

這時,有一位年輕的隨員突然高呼一聲:“新路,那裏是新路!”

這一聲喊讓整個車隊速度提升了許多。

此地,距離耀州六十裏,長達十裏的工地上民夫超過五萬人。

每八人一組將,每個人手上一根長繩,拉起一塊磨盤大小的平石,八人同時用力,平石被拉離地面,再重重的砸了下去,將那些碎石壓的結實。

光是看著平整的碎石路面,就讓人心中歡喜。

“這新路,果真不凡!”崔君肅稱贊了一句。

這裏負責的是崔敦禮,遠遠的看到車隊與秦王的旗幟他就迎了上來,正好聽到崔君肅點評,笑而回答道:“崔尚書說笑了,如果路就是這樣那麽某等就會被秦王殿下拉去砍頭了,這裏只有路基處理,再向前十裏,才是成型的路面。”

“必有驚奇?”崔君肅笑問一句。

“必讓君肅兄震驚!”崔敦禮笑著回應了一句。

“請孰禮兄同車!”同為崔氏,雖然一個是清河崔氏,一個是博陵崔氏,但卻是同根。

兩人沒什麽仇恨,爭崔氏正宗已經不是這幾年的事情了,可以說爭了千年之久了。兩人一同上車,連王及善都坐了上來,要先聽一聽崔敦禮講一講這路。

秦王府長史,正三品上,與尚書同階,這是大員。

讓這樣一位大員親自來監督這路,可想到秦王對這路的重視程度。

再往前十裏,車隊突然減慢了速度,所有人眼前都是一亮。

這才是真正的路嗎?

路有四十五丈寬,中間各有十五丈直道,上面有著稻草鋪著,正有民夫往上灑著水。為何這樣作,他們不懂,也知道現在不是問的時機,所有人都默默的看著。

這中間的各十八丈直道中間,有一排半尺高的石塊隔開,這一點眾人更是不理解了。

再看兩側,卻是各有一丈松土之處,無人知道這個有何用處,再往外,又是一些黑呼呼的路面,路的最外側正有農夫在種樹。

“繼續向前!”崔敦禮大喊一聲。

天英閣的官員很期待,因為他知道這還不是已經完工的路。

又向前大約十裏,這裏已經距離耀州二十裏了。

真正完工的路面呈現在眾人面前。

四十五丈寬的直道,左右車道各十八丈,兩側又有一丈寬的地方種滿了灌木。李元興稱呼這個為綠化帶,再往外,又是那黑呼呼的路面有二丈多寬,再往外種著整齊的三排楊樹,許多還只是小枝。

官員們自然清楚,不出三年,這裏將綠樹成蔭。

“各位!”李元興親自站了出來:“路分左右,馬車靠右行。來往車輛自然不會有相撞的擔心,車子可以放開了加速。路中心有隔離,也不會有對面來的馬車走錯道。這是碎石鋪路,再用水泥鋪面,每三丈用一指寬木條隔開,雖然是代替品,但也可用上三五年。到時候,取出木條之後,必然會有更好的填充物!”

為何要填充,為何不直接鋪平。

李元興沒有解釋,解釋了也沒有人能夠聽懂。

“有樹,可擋風沙,路面不會被水土所覆蓋,路才可長久使用!”

李元興走到那黑呼呼的兩側小道上:“這裏可供行人行走,也可供車隊休息之用。任何車子不得停在直道上,每隔二十裏會設置一處空地作為休息區,也可招些店鋪,賣些吃喝之物,修理馬車等!”

“殿下,您說過,一日洛陽。這樣的好路,老朽信了!”

李元興也笑了:“那就讓本王展示一下更有趣的。請各位挑出騎士好的三人來,讓他們快馬趕到十裏之外,拿一信物,本王派人去取,測試一下這新路如何?”

“甚好!”

王及善拿出了自己一塊隨身玉佩交給了一名騎士,這三名騎士帶隊的是崔敦禮的護衛,另外兩人是王及善與崔君肅的親隨,三人先一步快馬先行,他們走的是直道,這樣的路面良馬飛奔起來,十裏的距離用現代的時間計算,十分鐘就足夠了。

而李元興這邊,一位強壯的親衛從馬車取下一只木箱,擡出一輛李元興從現代買回來的,十八變速公路賽自行車,這輛自行車放在現代值十幾萬元。

“讓本王看一看,你有多快!”李元興對那親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