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一等大匠師(下)(第2/2頁)

李春起身,非常鄭重的整理著自己的衣服,長身一禮。

起身,再次整衣襟,再長身一禮。再整衣,跪禮!

“千步石橋!給你一個參考,本王想像你可以作的更好!”李元興關掉了投影儀,將兩張圖放在桌上。一張是盧溝橋的效果圖,一張是設計分解圖。

這張圖,李春已經看到了一次,與半瘋狂之下的他,和現在冷靜的他相比。

此時冷靜下來的他,更是知道這圖的價值。

如果說大唐沒有一等大匠師的話,那麽秦王殿下這些神作如何評價。如果說,大唐有一等大匠師的話,那麽秦王殿下的神作又如何評價。

坊間關於孫神仙的傳聞已經極多了。

孫神仙一直拒絕接受一等醫師的徽章,世人認為孫神仙這是謙虛,這是禮。

應該有三拒之禮,然後才得到一等大醫師的徽章。

可這個時候,李春卻似乎理解孫老道的想法,在秦王殿下面前,你有資格拿一等徽章,不是你的技術有多高,本事有多強,而是你真正作了什麽實事。作到了,才能夠安心的佩帶一等匠徽章。

在李春告退的時候,李元興又說道:“不要高看自己,也不要看輕了自己。一座好橋,可以讓百姓少走許多彎路。可以讓糧食、貨物更快的運達。其貢獻遠大於一座橋本身的意義,醫是道,匠亦是道!”

李春將圖紙高高舉過頭頂,長身一禮後退出。

橋,不僅僅要過人,而且還不能影響到河道運輸的能力,這真正是一個考驗呀。

李春又瘋了,這一次是正常的發瘋,算學的書吏要了二十個,磨墨打雜的仆役要了四人,光是紙就申請要了一車。

他要計算,他需要詳細的計算那盧溝橋的神奇。

而且還特別申請要了千尺長繩四盤,馬車六架。

李春要實地考查。

而且李春還要親自試驗一次水泥,李元興也準了。

杜如晦親自來見李元興,他是為李春而來。

“殿下,您說那橋匠有資格成為一等大匠師,僅僅因為一座橋嗎?”

“杜公,不要小看一座橋。杜公可知一座好橋帶來的實際效益?”李元興笑問道。

杜如晦沉思片刻後:“如果真如殿下所說,一座黃河大橋出現在蘭州,那麽大唐軍隊可往西三千裏,後勤絲毫沒有半點壓力。絲綢之路的利益,會增加一成!”

“過橋收費,五年就可以收回橋的成本!”

李元興一句根本不著邊的話讓杜如晦知了,他只當李元興是開玩笑。

李元興輕嘆了一口氣:“其實本王想要的橋何止一座,風淩渡如果有一座橋,會如何?”

杜如晦腦海之中飛快的閃過大唐的地圖,黃河斷南北,自古黃河無橋,全憑船渡。

偶爾水流平緩之時,卻有簡單的浮橋,可一年能有幾天水流平緩。

如果風陵渡有一座大橋,要求不太高,日行馬車三百輛。

那大唐對河北道開發就會提高十倍,百倍。

河北道現今,窮、苦、人口稀少、土地荒無。

“一座寬二十丈,長八百丈的巨型大橋,會給大唐帶來每年萬萬貫的財富,收入國庫的稅金,也有千萬貫。這座橋,杜公準備出資多少?”李元興以一個現代人的思想,在給杜如晦施加壓力。

房謀杜斷!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殿下認為,需要多少貫?”

“八百萬貫!需要水泥十萬萬斤,砂石無數,需要精鋼數百萬斤。至少要三至五年才可建成,動用工匠二十萬人。”李元興帶著一種興奮的神情。

從李元興的表情上看,李元興一定會修這座橋,涇河橋應該就是對李春的考驗了。

杜如晦無法決斷了,他不敢開口,八百萬貫沒有嚇住他,可百萬斤精鋼當真嚇住他了。

“當然,也可以換一種修法,類似現在涇河橋的修法。但黃河不同於涇河,萬一發大水會如何,橋毀,那麽一切都白修了。治理黃河,只有治理才可以保證洪水的減少,甚至再準備一條備用的水道,泄洪區來保住大橋。”

杜如晦完全蒙了,李元興所說的信息量已經超過他的心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