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趙州橋(第2/2頁)

秦瓊先是見到急急求見的秦王府親衛,然後還不到一會功夫,武曌的紙條也到了。

“無論此人是誰,秦王殿下要找的,就一定能找到!”秦瓊自信的回答著。

大唐帝國安全司、大唐工部、大唐吏部、大唐文書院。所有相關的人都在天亮前行動了起來,秦瓊親自下令,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借口,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那怕人逃到了異邦,動用兵部力量,也要找到。

大約在淩晨六點的時候,就是卯時中。

連李二接到了報告,說秦王殿下在來長安的路上,突然發出命令要找一個人。而且要不惜代價的找到,已經驚動六部官員了。

“找個人,五郎需要找的人,一定是大才!”李二漫不經心的回答了一句後又說道:“先不要去管,如果他們不盡心,朕下旨讓他們找人!”李二心中更多的是期待,能讓李元興瘋狂去找的人會是什麽樣的人。

石匠、橋工、修過橋的。但凡是叫李春的都被清查了一次。

秦瓊的作法是,先在長安找,如果找不到再派人去趙縣。一般來說,修三十三的長橋,肯定是一縣之力可以完成的。

一定會是工部主持。

工部關於趙州橋的資料已經被找了出來,當年參與過這橋建造的所有人名單已經列出。

橋是大業年前修的,但可惜的是因為戰亂資料並不全,但卻有過李春這個名字,而且還有官職。接下來,吏部在翻查的時候,刑部的官員也要從床上叫起來,去查資料,看有沒有前隋的官員發配之類的記載。

數百個李春已經被長安令找了出來。

正主卻正在領粥,然後準備上工,今天他們這個石場之中要砸出五百塊石條,聽說是秦王殿下要修涇河橋而準備的。

修橋呀!作夢都可以夢到去修橋,李春摸著一塊塊石頭,心中期待著。

“李春!”管工出現在李春的面前,李春趕緊跪伏在地上,因為他是官奴!

“你可是知道,趙縣有座橋!”

李春如雷擊一般,整個人瘋了,猛的跳了起來:“那橋怎麽了,難道橋塌了嗎?我的橋,我的橋呀!”李春暈倒了。

勞累、寒冷、饑餓,已經拖垮了他的身體,突如其來的刺激讓他氣血上湧。

“快,快救人!”那管工才是要嚇的暈倒。

這是秦王殿下要找的人,萬一真是他,自己被砍頭也沒有地方說理去呀。

從官奴七手八腳的擡著人,管工趕緊讓擡著他屋裏,那裏至少還有個爐子。一邊叫人去找郎中,一邊讓人立即去回報。

另一邊,李元興已經來到了天英閣。

天英閣的設計是依照李元興的理論而設計的,圓形大屋。

在正北面南的位置上,最上面有個三個座位。然後下一排是五個,再下來兩側就是二百七十度圓形的三層座位。一共可以座一百六十人。

其中標有名字的自然是天英閣百人,沒有標名字的,就是給匯報事務的官員就坐的。

今天這裏所有的座位都坐滿了,除了天英閣的人之外,還特別允許諫院選派五十人來旁聽,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允許他們發言。還有幾個座位,就是留給秦王府以及大唐帝國安全司官員的。

李承乾以秦王府參謀的身份,坐在帝聽席上。

主位三個座位,平時只用一個,今天中間坐的大唐皇帝李二,左側是李元興,右側武曌!

天英閣閣主,以及四位副閣主坐在下首的五個座位上,這一任的閣主公推禮部尚書王及善。四位副閣主不分名次,分別是,兵部尚書李靖、戶部尚書崔君肅、商業部尚書高儉、禦史台魏征。

這裏高儉現在大唐的錢袋子,他這裏的收入已經高於戶部武德九年的兩倍了。

所以他的副閣主支持率高於了崔君肅。

魏征以禦史的身份作為閣主,說的是監督的作用,但他能當選,卻因為他天策上將府長兄的身份,長史是三品官,禦史才是五品上。

這次大會還當真與武曌猜測的一樣,就是一個年度計劃大會。也會分配一些預算出來,以及今年在唐的戰略目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