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催妝詩(第2/2頁)

可沒過一會,城關上有人說話了。

“秦王殿下,我家主子說了,這詩太無趣。也不要殿下作詩,殿下講一個故事吧!”

李元興距離遠,可就是距離近,也不看出這說話的丫頭是誰家的貼身侍女了。李元興伸手就去在腰上摸,一摸發現腰間空空。

心說這是打仗呢,還帶著望遠鏡呀。

講故事李元興不怕,來自後世現代,就算是現編也能編出幾個經典來。

可李元興就是想看看,是誰家的在搞事。

李元興看不清,城關上其他人卻是知道,這是崔瑩瑩的侍女。

“講故事可以,本王的故事只是有些長了。再說了放在這裏講的話,難道還要讓傳話不行。不如等回到秦王莊,本王寫下來。”

那侍女下城頭去了。

這一切城門內的七女自然都是知道的,崔燕燕表情冷冷的一笑,心說瑩瑩你這一點小花樣不就是想讓秦王殿下注意你。或者讓百姓知道,你崔瑩瑩露了個臉嗎?

“回去寫可以,至少要兩個故事!”那位侍女又跑上了城頭。

“七個,每人一個故事!”李元興很自信的回答著。

那侍女吐了下舌頭逃下城墻去了,她的任務完成,自然要逃走了。

按照大唐以及長安當地的風俗,這親迎大禮要進女方家中,還有一些儀式。可眼下放在那裏一家都不合適,所以都免了。

朱雀門大開,內門已經是張燈結彩。

七位貴婦捧著七只玉碗,這是七世家迎姑爺的禮節,有些免了,但有些可執行的就放在朱雀門內了。朱雀門內,有著兩排花棚,兩排帳篷,數百貴婦都在這裏送嫁。

七只碗,七只荷包蛋,七只完整的荷包蛋。

李元興接過第一碗,一口咬開卻發現蛋中竟然還有其他的東西,細細一品,竟然是一枚蓮子,李元興很吃驚,這完整的荷包蛋中怎麽就能包進去一個蓮子呢。

在吃第二碗的時候,李元興特意的仔細觀察了一下。

這荷包蛋果真是完整的,小心的咬開之後,裏面有一些芝麻!

神奇呀!這怎麽可能煮到完整的荷包蛋內,李元興每一碗都細心觀察過了,荷包蛋都是完整的,七只碗,包著七樣東西。

似乎也有寓意。平平安安,早生貴子。

大概就是這樣吧,李元興也是猜測。因為自己吃到了什麽,不能講出來,自己默默的記在心中就好了。

李元興按照禮節,各繞著每個花轎轉了三圈,然後七女分別從七個臨時搭成花棚之中由喜娘背了出來放在花轎之中。數百貴婦圍著,負責禮儀的禮部官員大喊著什麽李元興半句也沒有聽到。按照各種要求,李元興不斷的受著擺布,不斷的來回走動著。

在李元興已經暈頭轉向之時,只知道有人催自己上馬,然後出城回秦王莊。

“這就是結束了!”李元興很糊塗,問自己身旁的親衛,親衛搖了搖頭。

李元興也真是糊塗了,那親衛還沒有娶親呢,再說了普通人家娶親也與他大唐秦王不同。

這時,兩隊騎士飛快的騎著馬來到朱雀門前,每個人都從背後拿出了一只竹筒。在隊伍準備往回走的時候,兩排竹筒發出震天響聲,漫天的花瓣在空中飄動著,隨風一吹,朱雀門兩旁足有百步之內,滿城芬芳。

這是武曌根據後世放炮的禮節,將花瓣先放在竹筒內,然後再加入一些香水。

底火就是火藥,炸開之後將花瓣與香水噴出。

花轎之中的鄭秀嫣幾乎就要伸出頭來看這美景,好在花轎旁一位貴婦反應快,立即將她的小腦袋按回到花橋之中。

一片帶著香味的花瓣落入花轎內,鄭秀嫣伸手接住,歡喜的不得了。

這接了新娘子掉頭,再回長安秦王莊,李元興都有些心痛儀仗裏那些人,這一天時間步行八十裏,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特別是那身穿鋼甲的軍士,真不知道是否受得了。

路上,李元興找了數次借口讓隊伍休息。崔敦禮知道李元興仁厚,也不說破。

等再次回到秦王莊之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