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茶之道(第2/2頁)

論形,論色,論那淡淡的茶香,無以倫比!

許多人情不自禁的離座站了起來,就是李淵都不例外,好漂亮的茶!

李元興親手將一杯放在李淵面前:“父皇請先品!”

李淵是武將出身,但卻是世代貴族,不是那七世家所說的野蠻之人,茶他懂,但李元興與武曌現在作的事情,他看不懂。

可這茶,只應天上有。

李元興示意侍女將另外四杯送出去,一杯自然要放在崔孰禮面前,一位三品大員自然有資格獨享。李元興同時說道:“此茶按產地分為五種,按品級分為五級十八類,本王相信,你們一定會給此茶一個更好的,更確定的分級。”

茶商會那裏功夫說話,眼睛都盯著那杯子上。

“這一杯,本王認為獅最優,蓮心級最佳,采自明前之時。而明月公主卻認為,旗槍才是上品,所以她選了旗槍。”

李元興說話間,讓人擡來爐子,上面有各有一個大銅壺。

“此茶,不宜沸水。稍後諸公可推選幾位精茶之人,與本王共鑒賞!”

李淵眯著眼睛,在享受了茶之苦,茶之香之後,口中出現回甘,這種滋味果真不錯。崔敦禮大贊:“苦盡甘來,果真是道!茶道!”儒家的崔孰禮,只一杯,便認為此茶,此道,確實如秦王所說,茶可修身靜心!

七女在後廳已經都有些忍不住想出來在李元興這裏討上一杯茶的想法了,聽到崔孰禮這樣的評價,更是不安了。

可是,外面全是一些商賈們,以她們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出去。

這時,李元興一回身,手按住一只木盒。

“丫頭,來一個華麗的。”李元興也有一些小興奮。

那三杯給茶商的茶,分成了幾十個小杯,有資格品嘗的,不是會首級別,也是大掌櫃,老茶師的級別了。

“武夷山級品大紅袍。”李元興選擇了一種茶。

武曌卻是小嘴一噘:“不要,我先洞頂烏龍!”

李元興被將住了,秦王莊敢頂嘴的只有武曌了,李元興壓低聲音:“丫頭,洞廳烏龍產出海外,此茶就算想要,也不是幾年之內可以有的!”

武曌的聲音卻是不小:“大紅袍生長與懸崖之上,人力不可及。要采摘卻是訓練猴子去采,這麽危險的茶你要嗎?絕對不為喝茶讓茶農送命!”

武曌頂李元興的時候,大會客廳就已經安靜下來了,武曌的聲音每個人都聽的清楚。

武夷山,在現在福建省內。

唐時那裏已經有五個州,茶商會沿用古代,取名越茶商會,內部則根據地區又分為東越與南越兩個分商會。他們可以說在茶商會的規模上,比巴蜀茶商會還小,甚至在商會街環道都沒有他們的店面。

聽到武曌的話之後,呼啦一下沖出十幾人,有老有少,齊齊跪地。

為首的那會首大聲說道:“小民願拼一家老小性命,也要為聖上,太上皇,秦王殿下采摘這大紅袍,萬死不辭!”

言語真切!

李元興並不懷疑他的話,這些人真正會去拼命的。無論是為了作為貢品給皇宮,還是成就他越茶商會的美名,都值得到拼命。

“罷了!”李元興揮了揮手,對武曌說道:“選安溪青烏吧!”

“好!”武曌點了點頭,指了第二桌上第六個木盒。這青烏其實就是鐵觀音,古時青茶轉烏龍茶,半發酵的茶類。只是觀音這個詞,李元興是絕對不會提的,因為這是佛家的名稱,在李元興要宣揚道家之說,絕對不會用鐵觀音這個詞。

如果說華麗,還是功夫茶足夠華麗。

武曌用的功夫茶器具也是足夠奢華的,選的上等紫砂,此時大唐還沒有紫砂壺出現。李元興這套就是放在現代,也屬於珍品了。

一茶壺、一茶盞、六茶杯、六蓋甌、六茶盤、六茶墊、一茶洗、一沙銚、一羽扇、一銅爐、一火筷。

爐中用的是竹炭火。

其實大爐燒水自然是燒的更快些,可既然要一份華麗,要一種品味,大煤爐自然就是失了身份。

水是山泉水,用小爐小壺,在等待水開的過程中,也是一種讓心平靜的過程,同樣也是道!更是在茶藝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