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2/2頁)

就在一個月前,這老木匠接到一個活,對方給一鬥糧的工錢。對於他來說,這可是一筆巨資了。他的兒子、孫子因為長安城中活計太多,一直忙碌著,也根本不著家。已經有些作不動活的他,為了掙這一鬥糧就去了。

活不難,是修一架水車,那水車因為樁沒有立好倒了,摔壞了一個部件上。

因為賣家那裏太忙,要修的話需要在五日後。

這裏等著水車磨面,所以就找到同村也早就相識的老木匠。

老木匠修了這個水車後,回去就一直琢磨著,自己動手試作了十多個模型後,有一日孫子回家,看到爺爺在整水車模型,便開了一句玩笑。

說是長安城那裏有個天智院,如果爺爺自認手藝比別人好,水車作的好。天智院就給發錢,甚至還有白花花的銀子。

老木匠心中那點脾氣給激起來了,自己家裏祖傳的手藝,十裏八鄉誰不說自家的手藝好,兒子、孫子都是自己教出來的,工錢比普通的匠人高一倍,難道自己還能比別人差。

幾天幾夜,老木匠可以說拿出了自己巔峰技術,制作了畢生最為精致的一架水車模型。每一個尺寸,每一個角度,每一個扣件都極致精華。這可以說是古代工匠對力學理解極致了。

這樣的一個模型被擺了天智院鑒定房的桌上。

就在擺上的不到幾個呼吸的時候,有人開價一百貫錢買了這個天智權。能在天智院守著,等著買天智權的人,最大的一批是各家商號,然後還有一批就象後世的投機專利商人一樣,買來掙差價的。

一百貫,對於老木匠來說那是巨資了。

最後加價到一千九百貫的時候,老木匠幾乎就要暈倒了。

天智院院長,工部二等匠師親自鑒定,給予的評價是比現在天智院登記最好的水車,力大四成。在同樣的天氣,同樣的水流的情況下,保守估計可以比現有的水車,多四成力,甚至可以達到六成。

這就代表著,這樣的水車,兩架就等於別人的三架。

三等大匠的銅徽章戴在老木匠身上,老木匠當時就問了一句話:“聽我孫兒說,水車作的好,能換幾錠白花花的銀子!”

天智院所有人都笑了,老木匠反而不知所措了。

巴蜀錦綢商會會首,皇家天府絲綢的盧大掌櫃抓住了機會,當天他帶著商會的由數名四等匠人設計出來的一個傳動裝置,準備在天智院申請那一個天智權。卻正好看到老木匠,還有那架水車。

“老人家,某願年俸千貫,糧百擔,羊十只。只求老人家去我商號作匠長,小號皇家天府絲綢,工坊就在種秦王殿下的莊子以西。您老去了,仆役,雜役,徒工任由挑選,再為您老準備雙開四間小院一套。”

老木匠愣了半天,盧大掌櫃卻將懷中一把金葉子放在老木匠手上:“這是訂錢!”

老木匠呆呆的看著盧大掌櫃,又問道:“我有兩個兒子,五個孫兒,全是木匠。都是好木匠,我們家世代都是木匠,都是發木匠!”

“來,都來。原先的小院不要了,重新給您準備一個三開八間的小院,全是青磚屋!”

“那,千貫,是,是真的!”

“真的,這裏有天智院院長上官作證,某沒有半句假話。”當下,盧大掌櫃就寫字據。

這會已經有人反應過來了,開價兩千貫年俸。要知道二等匠師整個大唐都不超過二十人,三等大匠就連秦王莊也不過才六個人。許多大商號有一個四等匠人都能吹噓好久,眼前一個竟然沒有東家的三等大匠,怎麽可能放過。

“某加俸,二千四百貫!”盧大掌櫃怒號著。

“不,不,就千貫。老頭子已經答應,這就是千貫。”倔強的關中老頭,開口就是一個唾沫一個釘,那怕有一車錢幣的誘惑,也絕對不會改變自己答應下來的事情。

天智院院長是一位工部將作監的二等匠師,這時開口說道:“規矩不能變,三等大匠的合約兩年一簽,沒有死約。二等匠師一年一簽約,一等大匠師不入工,這是秦王殿下訂下的規矩,而且四等以上,要在工部備案。”

“小號自然是按規矩來!”

沒有死約,是否能得住人,就要看工坊的誠意了。

沒有死約,是否還保得住自己的飯碗,匠人們也要靠自己的努力。

盧大掌櫃在當時就已經想好了,一定要大禮將這位三等大匠迎入皇家天府絲綢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