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妙應真人(第2/2頁)

現在聖旨沒有宣,作任何事情都是對聖上不敬。

李元興更衣之後,韋挺讀聖旨,因為李元興是秦王,所以不需要跪禮之類的,只需要站著表情恭敬的去聽,聖旨內容沒什麽,沒有指責,也沒有詢問。只是告訴李元興,有一些大臣對他的作法不理解,讓李元興解釋一下自己作的事情。

這份聖旨,韋挺事先是沒有資格看的。

念完聖旨,韋挺自己都呆住了。

原本想到的皇帝陛下的會斥責,或者說直接開口詢問,可這算什麽,他這個天使倒是有些可笑了。

韋挺無奈的搖了搖頭,心中湧出無限的無力感來。

“這就被打擊的失望了,就本王知道,古時那些死諫的文臣還有擡著棺材上朝堂的。堅持自己的信念,你只要認為本王是錯的,就那彈劾到底,不死不休。”李元興笑著拍了拍韋挺的肩膀。

韋挺驚呆了,他到底遇到了什麽,聽到了什麽。先是聖旨上沒有半點對秦王的指責,緊接著,秦王卻在支持自己彈劾他,這算什麽?

“很吃驚?”李元興笑了:“因為你還不了解本王,或者說,你還沒有看到大唐的未來。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不是由那個人說了算的,不是聖上,也不是本王。實話告訴你,本王更希望看到的,是百家爭鳴。就算是你們儒家,也有不同的流派吧,也是有著不同的理念,所以說儒家不進步,一樣會被時代所吞沒!”

韋挺完全的驚呆了,他聽懂李元興在說什麽,可又聽不懂李元興想說什麽。

李元興暗自樂了,這套說辭是事先準備好的,出自葉秋霜的稿件。以葉秋霜推斷,來宣聖旨的無非就是一個文官,學習儒家思想的文官,或者就是一個宦官。

對付文官,儒家文官,葉秋霜這些話就是大殺器。對付宦官直接無視。

李元興的話說到這裏:“剛才那份,與其說是自辯不如說是梁師都有多該死。這一份,我的請罪表章。這一次,你們勝了,殺梁師都不道義,作為秦王我也不想殺,但作為大唐天策上將,他必須死!”

韋挺已經木了,腦袋完全屬於停滯的狀態了。

李元興卻沒有給韋挺去思考的時間:“這請罪表章帶回去吧,本王是有錯。但大唐的天策上將沒有錯。所以本王自請罰,現在你先下去休息吧,本王今日有要事!”

韋挺離開的時候,腦袋已經和漿糊沒區別了。

前面的還沒有完全想明白,後面的那幾句,秦王作錯了,但天策上將卻沒有錯。這話到底何意,秦王與天策上將本就是同一人,這又有何區別呢。

韋挺只是一個禦史,雖然此次是天使,可他僅僅只是一個六品小官罷了。

他面前放著兩份沒有加任何封印的文書,一份是秦王殿下的自辯表,一份是請罪表章。按常理說,作為禦史他已經勝了,因為秦王殿下低頭了,認錯了。可事實上,韋挺沒有一點成就感,反倒是有一種深深的失落。

更甚至是,他迷茫了,有些搞不清自己來這裏的目的是什麽?

更搞不清自己接下來是應該離開,還是應該就留在這裏。

這時,有位軍士過來,說是李靖大將軍請韋禦史去城頭,韋挺不解,可也不敢拒絕。

另一邊,李元興與孫老道面對面的坐著,李元興沒有坐上首主位,也沒有讓老道坐在下首,就在會客廳擺了一張方桌,面對面的坐著。桌上放著的是茶海,李元興正在擺弄著自己那連皮毛都算不上的茶藝。

李元興手上忙活著,嘴上還沒有停:“大道三千,老孫你修的養生、救人之道。本王修的天地唯和之道。無論什麽道,都是道,道中道。”

扯呀,李元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麽,根據後世電視劇中那些胡扯的詞胡扯。

孫老道亮了一聲無量天尊,沒敢接李元興的話。

李元興天下星君下凡的傳聞已經是傳的神乎其神了,修道一說貴在修心濟世。孫老道是真道人,不是那種騙錢的小雜毛。他在意的是人道,世道。

“佛道之爭必起,在本王看來,都是正道,無所謂誰好誰更好。只是,本王希望道家能夠有所作為,真正的濟世救人!當然,大道三千,方式有很多。本王只想請老孫你重醫道,以醫問道,濟世天下!”

孫老道起身一禮:“受教!”

李元興從身後摸出一本書來,啪!扔在桌上,書名《本草綱目》

光看本草之詞,孫老道的手都在顫抖了,那一寸多厚的書,上面要收錄多少。

“喝茶!”李元興為孫老道倒是一杯茶:“你的心亂了,修道之人不應如此!”

孫老道再次長身一禮,卻什麽也沒有說,他在為自己的定力不足而慚愧,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沒有再看那書,雙手捧起茶杯淺飲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