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趙柯是一根定海神針, 公社就是一座結實的房屋,一人定風波,一屋遮風雨。

而雙山公社從這一封《致雙山公社全體社員書》開始,便迅速分流, 一部分要高考的人進入到高考備戰階段, 另一部分人全副心思在秋收。

趙村兒大隊, 曲茜茜、春妮兒、潘翠蓮、王老三等社員, 包括唐副隊長和尹知青在內的知青們參加了補習。

顧校長、吳老師、余秀蘭則承擔起學校的課程,趙蕓蕓不高考, 也分擔了更多的大隊工作。

他們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整個雙山公社有三百余人參加了補習班, 大部分人都是四十歲以內的中青年。由於人數太多, 補習班又分了幾個小班, 擇優選出來的老師們每天交替上課。

傅杭、莊蘭都是科目補習老師之一。

衛生所配合,給老師們準備了大量的潤喉茶,沒多久,老師們的嗓子還是嘶啞了, 卻始終沒有人下火線。

補習班中, 夫妻互助,父母子女成為同學,為了能多學一分鐘,連上廁所都帶著書,吃飯的時候也人手一本書,晚睡早起, 每個人都全力以赴、分秒必爭。

而公社裏, 參與秋收的人員大減, 更需要仔細調配各項工作, 趙柯一心撲在秋收上, 分身乏術。

吳主任也忙得腳不沾地,但還不忘對趙柯表示擔憂,“省裏頭要求公社在十二月前舉辦初試篩選出一批人,再參加全省統試,我相信你的水平,可不復習能踏實嗎?要不你就別管了,公社有我呢。”

趙柯瞅著吳主任比去年更白的鬢角,笑著搖了搖頭,說出她最近做出的決定。

吳主任聽後,震驚,“你、你真的決定了?”

趙柯笑容毫無陰霾,自信,且對未來充滿幹勁,“只要公社不嫌棄我離崗時間長,主任你和同事們不嫌我麻煩,這就是我的決定。”

吳主任失語許久,方才拍了拍趙柯的肩膀,“你是我們雙山公社永遠的驕傲。”

“我也以生在這片土地上為傲。”

天公作美,十一月下旬,秋收在雙山公社社員們披星戴月的辛勤努力下,順利完成。

伴隨著豐收的喜悅,雙山公社舉行了初試,考卷由縣城統一出題,包括趙柯在內的三百余人踏進初試考場,參與了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場考試。

公社學校是考場。

由於這一年公社更多的資源都投入到了生產建設中,還沒有來得及對公社學校的環境進行改善。

室外零下二十多度的溫度,室內即便燒了爐子,手腳依舊冰涼僵硬,搓手聲、跺腳聲、哈氣聲不斷,還有斷斷續續地壓抑地咳嗽聲。

每一個微小的聲音,都加重了考場氣氛的緊繃。

趙柯認真答題的間隙分神想,今年又豐收了,明年一定要建一所新學校,改善孩子們的學習環境。

·

初試最後一場考試結束,很多人的情緒都比較低落。

三天後,初試成績公布,三分之二的人刷掉,無緣統考。

趙村兒大隊參與考試的知青和社員們全都通過初試,喜氣洋洋之余,又有了更大的壓力。

趙柯作為通過初試的考生之一,並沒有出言安慰落選的人,由著他們自行回去消化。

補習班空了大半,變成了兩個班。

等到交糧也結束後,趙柯抽出空來,才出現在補習班中。

她閱讀量大,尤其研究過大量報紙和公文,對這一類文章制式爛熟於心,且有供稿經驗,熟練把握文章尺度。

關於這方面的思路,她甚至比學校老師都鞭辟入裏,眾人生怕錯過知識點,每每她講課的時候都更聚精會神。

補習班裏,有好些對兒知青夫妻,年紀太小的孩子丟不下,只能帶到補習班來,待在備考的大人們中間。

孩子們全部待在小小的角落裏,受著知識和氛圍的熏陶,不敢打擾長輩們,課間也只是小聲窸窣說話。

唐國偉和尹知青的女兒唐小婉從養豬培訓陪讀到高考補習,在她說話還不利索的時候,就看著趙主任和莊老師在講課。

小小姑娘坐在下方,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她們,充滿向往。

趙柯不是時時都在,但她過來,就會輕輕摸摸孩子們的頭,輕聲地詢問幾句,還會教他們幾個字。

其他人往往會擡起頭看著這一幕,淺笑,仿佛趙柯在,仿佛看著孩子們稚嫩的臉龐和純真的笑臉,就能撫慰緊張的心弦。

大半個月的時間,飛逝而過,高考到來。

12月22日,趙柯叮囑眾人檢查考試要用的東西,注意考前狀態,好好休息。

大多數人緊張地無法自抑,神經緊繃,根本沒心情休息。

趙柯站在講台上,打氣道:“來來來,都別蔫頭耷腦的,跟我念!”

眾人擡起頭,看向她。

傅杭更是目光灼灼。

趙柯:“我是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