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趙村兒大隊的社員們自動自發, 在保障自身不挨餓的前提下,總共籌集了將近五噸的糧食以及一千五百斤左右的蔬菜。

大家捐的錢則是在一到十塊不等,條件好的就多捐兩塊錢,條件弱一點的, 就少捐錢, 沒人計較多少。

八點半, 趙村兒大隊的兩輛拖拉機帶著錢和物資, 還有一頭豬一百只鴨子,離開大隊。

為了爭分奪秒, 他們要集體用拖拉機送到縣裏, 再由縣裏申請來的大貨車送到省城。

因為要搬貨, 趙柯沒去, 開手扶拖拉機的是陳三兒,開四輪拖拉機的是潘斌,趙新山和王老三坐在拖拉機兩側擋泥板上。

趙村兒大隊離得遠,到的時候, 其他大隊已經到差不多。

其他大隊的幹部看見趙村兒大隊滿滿兩車鬥, 還有嘎嘎叫的,紛紛過來瞧。

“不是,你們大隊咋連土豆都提前收了?”

“青的犯不上吧,多白瞎玩意兒啊,還能長長呢,它也發澀啊。”

“這是多少只鴨子?豬你們也捐?”

“你們大隊再舍得, 萬一惹得社員不滿咋整?”

他們話裏話外, 都泛著酸氣。

趙新山驕傲, “這可不是我們大隊幹部們舍得, 是社員們舍得, 我們趙村兒大隊的社員自發地、積極踴躍地捐錢捐物!”

“土豆量大,容易飽腹,關鍵時候能當糧食的,有點兒澀的怕啥。”

“肉吃了有勁兒,還能補身體,那些官兵,也都是爹媽生養的娃,好多也都是咱們農村娃,我們心疼他們辛苦!”

其他大隊的幹部們轉頭暗暗嘀咕:

“我們村兒土豆也多,咋沒想到這些?”

“我們村兒也光拿糧了。”

“誰有他們趙村兒大隊鬼主意多,也不知道通個信兒……”

“誰不說是,現在回去起土豆也來不及了,耽誤多少人吃飽飯!”

這些大隊嘴上說趙村兒大隊,實際捐的物資也都不遑多讓。

看各個大隊的物資數量,不能只看多少。

每個大隊的土地和人數不一樣,捐東西有多有少,平均下來,其實大差不差,都盡了力。

連段書記和吳主任都沒想到,整個雙山公社會籌集到這麽多的物資。

雙山公社是一個奮發向上、知恩圖報的有溫度的集體。

他們淋過雨,受到過溫暖,也願意為同胞撐傘。

而雙山公社只是一個省的一隅,一個小小的縮影,同一時間,每個省都在向災區馳援,匯集全國之力,救助同胞。

這個民族,是一個什麽樣的民族?

善良、勤勞、自強不息、百折不撓……有著許許多多的美好品質。

而這個民族最普通的農民,也以國為家,所以再大的天災人禍也折不斷民族的脊梁,必定會涅槃重生。

大災面前,所有人都帶著信仰相信,我們一定會攜手渡過難關。

·

這個時期的報紙有一定的滯後性,報紙沒有刊發,全國都只能守在廣播,來獲取一些災情情況和救災進展。

趙村兒大隊的渠道更窄,只能通過趙柯從公社帶來消息或者帶回報紙。

趙柯知道社員們關心,便盡量每天都來往於公社和趙村兒大隊。

地震發生的第七天,趙柯去郵局拿信,有兩封趙楓寄過來的信,一封給家裏,一封是給莊蘭的。

莊蘭家裏也給她寄來了一封信。

趙柯回村兒,先去知青點給莊蘭送去她那兩封信。

趙楓的信在上面。

莊蘭接過來,看到後,有些不好意思。

趙柯倒覺得她這樣兒挺有意思,故意逗她,“不就是男同志給你寫信嗎?有啥稀奇的?”

她這麽不正經,莊蘭臉皮薄,一下子紅透,結結巴巴,“趙、趙主任……你、你別……”

趙柯哈哈大笑。

莊蘭也是奇怪,之前趙楓沒走,他們接觸的時候都沒有跟趙柯在一起的時候容易臉紅。

還是趙柯太壞了。

莊蘭紅暈稍退,轉移話題,裝作很自然地抽上來第二封信,神色瞬間變得冷淡。

趙柯問:“怎麽了?”

莊蘭聲音也有些郁悶,“家裏的信,總是讓人不太愉快。”

她家裏的情況,趙柯可能比別人都清楚一些,“你要是想跟人說說,可以找我,不過我覺得你現在狀態很好,應該不需要別人開解。”

莊蘭笑起來,“我覺得趙村兒大隊就像是肥沃的土壤,我這樣貧瘠土地上長出來的,成色不太好的苗,幸運地移過來,茁壯成長了,等待開花結果,不是為了等他們來摘我的果實。”

“你明白就行,哪怕是父母生你,你的感受也非常重要。”

莊蘭點頭。

趙柯揮了揮手裏的信,“我走了,你看信吧。”

莊蘭回到屋裏,將家裏的來信隨手扔在旁邊,打開了趙楓的信。

這封信寫在趙楓出發去救災之前,一腔愛國熱血的年輕軍人字裏行間滿是奔赴救災一線的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