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第2/3頁)

傅杭雲淡風輕地解釋:“沒他說得那麽誇張,只是那點東西恰好貼合拖拉機廠後面的發展方向。”

趙柯:“……”

哪那麽恰好。

以前聽說腦瓜足夠聰明的人,能夠通過計算和整合各方面的信息預估出發展趨勢,趙柯現在親眼見識到了,這比傅知青家裏條件好買下拖拉機,更不容易。

而且有創造力的人才,到什麽時候都不可或缺。

這種有挖掘潛力的人才,竟然會變成方仲永,簡直暴殄天物。

沒準兒他還是個天才呢?

有些天才的腦回路可能就是跟正常人不太一樣,所以別人看起來沒什麽大不了甚至有些矯情的行為,如果放在個“脆弱”的天才身上,或許也可以理解?

上天給了他聰明的腦袋,抽走點兒啥,才公平吧。

萬一他正常發展下去,真能為祖國的科研事業做出極大的貢獻……

趙柯當婦女主任當出老母雞心態,看著傅杭的眼神,又產生了變化,有呵護,有包容,還有些鼓勵……

傅杭看不懂她眼神裏的涵義,但很不自在,耳朵泛紅,聲音發飄,“趙柯,你別這麽看我……”

林海洋眼神跟探頭一樣,蹭蹭蹭地掃視倆人,越來越亮。

趙柯清了清嗓子,微微收斂了眼神,“你們怎麽想到分期的?”

林海洋胳膊搭在傅杭肩上,笑嘻嘻道:“趙主任你這麽能賒賬,我們為啥不能分期啊?張嘴就提嘛,條件都可以講嘛,又不是不給錢。”

這麽厚臉皮的條件……

趙柯眼睛掃了掃兩人,“你們倆,誰開的口啊?”

林海洋看向傅杭。

傅杭紅暈褪去,一臉的雲淡風輕。

趙柯輕笑,誇小朋友一樣誇獎他:“真優秀。”

傅杭一瞬間的心情就像是……霜打了的柿子,控制不住唇角上揚。

而趙柯已經轉向林海洋,問他:“拖拉機廠沒留你嗎?林知青你的本事,我是知道的,如果拖拉機廠沒留你,我都要懷疑他們眼睛不好了。”

她這話說得受聽。

林海洋喜滋滋地回:“留了,傅杭選擇回來,我肯定要回來。”

趙柯道:“你們要是好的前程,大隊肯定不會阻攔。”

林海洋卻搖頭,“我有現在的進步,是因為大隊積極向上的氛圍,還有傅杭的引導,我還差得遠,不能沾沾自喜。”

趙柯同樣誇獎他:“有這樣的心態,林知青肯定會有更廣闊的前途。”

林海洋忍不住撓頭憨笑。

另一邊兒,段書記、吳主任他們終於稀罕完收割機,過來找帶回收割機的大功臣們。

兩位領導更不吝嗇誇獎。

趙柯順勢將收割機得來的方式講給他們聽,直接開口替傅杭要錢。

要錢的話,傅杭不好說,趙柯這個大隊幹部說正好。

段書記點頭,“公社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個錢,肯定是由公社承擔。”

但他又為難道:“公社現在財務緊張,先給傅知青打個欠條,你看行嗎?”

傅杭不在意這個,全聽趙柯的,“行。”

段書記高興道:“有這個收割機,咱們公社今年的搶收就會大幅度提前,避免糧食損耗,又能空出些時間抓緊蓋養豬場,好,太好了!”

吳主任跟他們商量起收割機從哪個村子開始收割,“你們趙村兒大隊弄來的收割機,而且你們附近幾個大隊今年種的地都多,肯定是優先你們趙村兒大隊……”

趙柯跟著建議:“跟氣象站打聽好天氣,我們合理安排時間。”

“對,程幹事,你記著點兒,天天打一打電話,注意著天氣變化,今年莊稼長得好,可不能因為天氣糟盡了。”

程幹事笑著答應。

去年,趙村兒大隊經過一場大澇災,大半個公社幾乎都顆粒無收,今年,他們就充滿希望,迎接豐收,迎接更好的未來。

·

農機站還有拖拉機要修,段書記體諒傅杭和林海洋,讓他們休息休息再去農機站。

傅杭和林海洋卻沒打算多休,只說睡一晚上,明天就去農機站。

段書記當然是樂見他們如此勤快,掏腰包讓趙柯帶他們去飯店吃點兒好的。

趙柯領著傅杭和林海洋回宿舍放東西。

他們沒想到才離開短短幾個月,趙村兒大隊就在公社有宿舍了,而且還是磚房的。

宿舍是兩開門兒,分開男女,每個門進去都有兩個屋子,都是大通炕,燒起火屋子裏特別暖。

現在女宿舍那邊兒,趙柯和趙萍萍一個屋,幾個學生一個屋;男宿舍那邊兒還沒有別人,也只有幾個學生。

林海洋裏裏外外地躥,感嘆:“真是一天一個變化,我們要是走一年,回來不得不認識雙山公社了?”

趙柯自信道:“農機站和養殖站都還沒建,大隊惦記著這活兒呢,現在下面又要建養豬場,你們要是走一年,沒準兒真不認識公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