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第3/4頁)

第一天的第一節 課,不是正式上課,是老師們給學生們的歡迎儀式。

每個老師的開場白都一樣:“同學們好,我是你們未來一年的老師,很高興和你們一起上新教室的第一節 課,這裏是你們的起點,未來你們會走出趙村兒大隊,走向各行各業,走向不同的光輝人生。現在,我代表趙村兒大隊小學,正式歡迎你們入學……”

孩子們身體挺得溜直,小手背在身後,目光灼灼地盯著老師們。

他們坐在趙村兒大隊最好的房子裏,仿佛身上披著榮耀,眼前一片光明。

外村兒的家長們陪著自家孩子來報道,不敢在幹凈透亮的玻璃窗上留下印子,隔了一段距離向教室裏張望,依舊能夠清晰地看到自家孩子的臉。

他們打量著教室,打量著寬闊平坦的操場,打量著渾身文化人氣質的老師們,打量著趙村兒大隊的孩子們……滿眼都是羨慕和期望。

趙村兒大隊竟然讓全村的孩子都上學了。

趙村兒大隊給村裏的孩子們創造了這麽好的學習環境。

他們的大隊,什麽時候能像趙村兒大隊這樣呢?

下課後,外村兒的家長們一個勁兒地囑咐孩子要好好學習,別辜負這麽好的學習環境,別浪費這麽好的學習條件。

外村兒來的孩子們同樣羨慕地看著身邊走過的趙村兒本地學生,鄭重地點頭。

新教室和開學前的動員課效果十分好,學生們一直對上學保持著極大的積極和熱情,每天到點兒就從四面八方往學校去,到點兒再從學校四散開。

趙村兒大隊的托兒所也開了,分成了兩個班,大班五到七歲,小班三到五歲,從村裏掃盲班選出兩個生育過的年輕婦女帶他們。

兩個托兒所老師也都是正經考核出來的,有工資拿,甚至因為責任重,任務重,大隊每個月額外按人頭數給她們一部分工分。

累歸累,照顧孩子也比以前繁瑣,可風吹不著日曬不著,拿著不低的工資,在家裏的地位直線上升,兩個婦女毫無怨言,幹勁十足。

鄭母陪著鄭美珠在趙村兒大隊坐月子,自然發現了趙村兒大隊新學期的變化。

村子裏少了很多瘋跑的娃娃,上下學的時間,總能看見孩子們從趙新山家門前走過,而且時常能看見宋文瑞。

小宋卓經過這一遭事兒,性子變得沉悶了不少,一直黏在姥姥和媽媽身邊,只有學生們上下學的時間,才會站在外面盯著來來往往的孩子。

鄭母既要照顧女兒,又要照顧小外孫女,多少有些分身乏術,可也關注到了外孫的情緒,便提議送他去趙村兒大隊的托兒所玩兒。

小宋卓表現得很抗拒,抱著她的腿流眼淚,好像沒有安全感似的。

鄭母安撫他的情緒:“等你媽做好月子,咱們就回家了,你可能就見不到趙村兒大隊的哥哥了,要趁著剩下這段時間,跟他說說話嗎?”

小宋卓很猶豫。

他沒有過哥哥,還羨慕過大院兒別的孩子有哥哥,但他又怕離開姥姥媽媽……

鄭母替他做了決定,“我們去玩兒一天,如果你不想在托兒所,我就不讓你去了。”

小宋卓低著頭不吭聲。

沒拒絕,就是默認了。

當天,鄭母就跟趙新山說,想讓小宋卓去托兒所。

這不是什麽大事兒,趙新山直接就答應了,於是第二天,小宋卓就出現在托兒所。

他穿著幹凈的衣服,安靜孤僻地坐在小班一群鄉下娃娃中間,格外不同。

小班老師想要帶他一起玩兒,他很聽話,卻並不融入,總是往門外看。

趙柯兌現承諾,最近閑著沒事兒就到學校來帶學生們折騰娛樂器材,各個年紀的學生經常出現在這一片區域忙活。

下課鈴聲一響,小宋卓就會走到門外,在裏面找宋文瑞的身影。

孩子們知道他是宋文瑞同一個爹的弟弟,有時候會碰宋文瑞的胳膊,提醒他看。

宋文瑞剛開始會回頭看,後來知道是宋卓在那兒,就當不知道。

鄭母和鄭美珠都沒說過宋文瑞的不是,偶爾還會在宋卓面前說兩句宋文瑞不容易,小宋卓對宋文瑞沒有惡感,看到哥哥不喜歡他,失落地不敢靠近。

第一天結束,鄭母問宋卓還去托兒所嗎?

小宋卓沒有搖頭。

第二天,第三天……小宋卓會悄悄靠近宋文瑞一些,見他沒有趕他,就會再靠近一些。

與此同時,宋明傑和宋母回到了電廠。

兩個人對左鄰右舍的打聽詢問都只能敷衍過去,不敢細說。

宋明傑第一天想回他和鄭美珠的婚房,鑰匙怎麽都打不開門,聽到鄰居說鄭父換了鎖,只能落魄地回宋家擠。

宋母和宋父湊不出一千塊錢來,還想拖著,又害怕趙村兒大隊找單位,一家人為了籌錢,整天愁眉不展,到外面還要裝得跟平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