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公社那邊效率很快, 程幹事專門下鄉來通知趙柯,後天去省城買農機。

“你們大隊要是能按個電話,就方便了。”

程幹事邊擦著騎車累出來的汗,邊對趙柯說。

趙柯給他倒了一杯水, 問:“公社給撥款嗎?”

程幹事露出一個“你想什麽美事兒”的眼神。

趙柯日常哭窮:“不撥款, 我們哪有錢按電話?別說電話, 我們大隊的電都沒拉起來, 家家戶戶都還點著煤油燈呢。”

程幹事道:“咱們雙山公社就那麽一個軸承廠,下頭各大隊都不富裕, 你們大隊這都發展得很不錯了。”

軸承廠建廠沒幾年, 只能幫助很小一部分人提高生活水平, 雙山公社下面各個大隊基本依賴的還是農耕, 農業不發展,農民就富不起來。

趙柯問:“公社怎麽說的?”

程幹事喝了口水,道:“公社開會,既然要推進機械化, 就不能束手束腳, 要大刀闊斧地向前邁進,挖掘機,收割機,履帶式拖拉機,大小型四輪拖拉機以及各種農機具……全都得置辦,越早完成農機配套, 越早提高農業效率, 提高產量。”

趙柯邊聽他說邊在心底盤算, “這得掏空各個大隊的家底兒吧?”

“公社財政也會出一部分。”程幹事從包裏拿出一份會議記錄以及各大隊的入股情況統計, 遞給趙柯, “你的報告寫得很詳實,公社討論過,今年夏天完成農機配套,農機械並行,多開墾出萬畝田,挖出水渠,明年秋收,公社和社員們的收益就能大幅增益。”

現在各大隊分別幾百畝到千余畝地不等,這些田地,各大隊完全有能力獨自耕種,公社是打算集體多開一倍的土地,利用這些農機集中耕作。

農機本身沒有什麽效益產出,對應的是田地和莊稼,會根據各個大隊的入股份額進行分紅。

趙村兒大隊用農機入股,份額並不是各個大隊中最高的,顯然有幾個大隊想要大幹一場。

公社有實力,比趙柯的規劃,更大膽一些,這無可厚非,趙柯就有一個擔憂:“如果這樣,農機負荷比較大吧?”

程幹事道:“所以公社要建一個農機站,需要維修員,也需要駕駛員……”

趙柯點頭。

公社肯定要盡可能整合耕地,一塊兒一小塊兒的耕地不利於機械化,在耕地附近建農機站確實有必要。

程幹事眼神熱切地注視趙柯。

趙柯察覺到,擡眼,這是要幹什麽?

程幹事重復道:“農機站需要維修員和駕駛員……”

空氣安靜。

趙柯嘴角一抽,不死心地問:“公社……不會是惦記我們趙村兒大隊的人吧?”

程幹事的目光一下子充滿贊嘆:“還是趙主任腦袋轉得快,段書記說,你們大隊已經提前培訓過駕駛員,等農機回來,完全可以直接上手;段書記還說,公社不是搶人,如果勞動任務結束,你們大隊的駕駛員不願意留在農機站,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幫助農機站培養出新的維修員和駕駛員,你們大隊的維修員和駕駛員也能通過實踐提升技術,一舉兩得。”

趙柯:“……”

好一個“一舉兩得”,現摘桃子的手法,相當嫻熟。

“段書記還說……”程幹事就像是個傳話筒,“這都是為了集體的發展,搶下時間,明年就不耽誤耕種,只要我跟你說明白,趙主任你肯定能理解。”

趙柯當然理解,也沒打算拒絕,但該爭取的不能少,“我們大隊的人去可以,工資怎麽算?”

程幹事道:“段書記的意思,就憑趙主任是合作社副社長,肯定也不虧待不了你們大隊的社員們。”

趙柯質疑:“不會年結吧?”

程幹事立馬否認:“工資不會拖欠,月月發。”

“……”

月月發工資,在農機站還風光,趙柯都能想象,他們大隊的駕駛員過去,選擇回村兒還是選擇留在農機站的時候,內心有多掙紮……沒準兒不掙紮,毫不猶豫地選農機站。

公社為了省事兒,為了籠絡人,光明正大地用陽謀,明明白白地告訴趙柯,覬覦她的人。

趙柯哭笑不得。

而程幹事還沒轉播完,“傅同志一個人短短幾個月學會各項農機的維修,太辛苦,公社的意思,最好多帶一個同志去。”

趙柯第一反應:“公社想安排人進農機站?”

“等傅同志他們學成回來再安排也不遲,一個兩格維修員肯定不夠,就是字面意思,如果趙主任有合適的人選推薦,就從你們趙村兒大隊出,一起去學習。”

趙柯明白了,叫趙蕓蕓去喊傅杭和林海洋。

兩個人閑聊了十來分鐘,傅杭和林海洋過來。

趙柯對兩人說明了意圖。

傅杭早就同意,無需多說。

林海洋更沒有意見,毫不猶豫地答應:“我願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