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3/3頁)

段書記和吳主任作為公社領導,說話的力度完全不一樣。

合作社的協議簽下來,段書記直接在在台上講,各個大隊各自出一部分錢,集體購買農機,下半年由合作社計劃集體開荒,整合耕地資源。

李大隊長第一個響應,其他大隊的大隊長也都不落人後。

公社大會後,段書記在公社給趙柯安排了個辦公桌。

趙柯:“……”

真體貼……

就是有點兒過於體貼了。

段書記美其名曰:“你現在是公社的副社長了,以後進出公社的機會多,省得你沒個正經的辦公地點。”

公社專門為合作社騰出了個屋子作為辦公室,但段書記和吳主任都有自己的辦公室,程幹事有原本的辦公區域,所以這屋子,只有趙柯一張桌子一把椅子。

“有什麽需要,就跟程幹事說,公社給你備上。”段書記舊話重提,“你直接到公社來上班,多方便。”

趙柯沒有受寵若驚,玩笑道:“公社又不給我多開工資,您這不是拿我當免費勞動力使喚嗎?”

段書記笑得和藹,“你是以趙村兒大隊幹部的身份加入的公社集體合作社,合作社裏別的成員都沒有工資,我和吳主任也沒有額外的工資,就算我們欣賞你,想給你些獎勵,也得考慮公平公正,你得理解公社的難處。”

“當然,如果合作社發展順利,咱們公社的條件允許,公社肯定會在其他方面補償你的辛苦。”

公社兩位領導,每次必不可少的“理解公社的難處”,畫餅也從來不會缺席,趙柯哭笑不得,“謝謝您嘞~我還是回大隊,有事兒您招呼我。”

誰要來公社坐班兒?

在自個兒家不香嗎?

在趙村兒大隊她隨便支使人幹活兒,閑著沒事兒還能回家躺躺,在這兒是純純的小兵。

最重要的是:光提夢想不提錢,都是耍流氓。

趙柯懂,趙柯決定把鍛煉的機會留給公社的同志們,她回農村繼續深耕。

而她臨走之前,首都《群眾日報》主編通過在首都參加培訓的趙萍萍聯系到趙柯。

因為趙柯的文章反響熱烈,報社收到了不少反饋,報社內開會溝通後,想要為趙柯開一個專欄,定期刊登趙柯的文章。

趙柯當然不會拒絕這個機會。

報社主編在電話裏強調:“我們會審核文章內容,不合格或是不合適,也不能刊登,最好注意措辭和論調,整體的基調也要積極向上一些,要對讀者有鼓勵作用。”

緊接著,報社主編又道:“每次發行後,我們都會按照字數和發行情況,郵寄稿費。這一次的稿費,月底統計後會寄給你,記得查收。”

有稿費?!

以《群眾日報》的發行量,稿費在這個年代絕對不菲。

趙柯一下子精神百倍。

不就是積極向上嘛,不就是鼓勵嘛,趙柯熟,文章能上報紙,還有稿費,她要多積極就多積極,要多鼓勵就多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