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女人不會做家務, 婆家嫌棄,嫁不出去。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女人嫁到婆家去,就是婆家人。

男主外,女主內。

女人掙點兒就行, 累死累活, 不如找個好男人養, 本本分分地生兒育女……

這些似乎“天經地義”的論調, 幾乎伴隨著每一個女孩兒的成長。

趙萍萍和馬盛處對象有一段時間了,她對馬盛的好感也確實與日俱增。

不過結婚要計劃長久的未來, 她深信留在趙村兒大隊更有前途, 已經做好準備, 如果馬家人打定主意不願意, 就放棄這段關系。

趙建發夫妻舍不得女兒嫁出去,但並不認可趙萍萍想要留在大隊的的選擇,一直勸她不要任性錯過馬盛這樣好的對象。

只有趙柯,把找對象、結婚這件事兒攤開來說。

其實是個各取所需的關系, 無論男女, 都在彼此衡量。

沒什麽好羞於啟齒,遮遮掩掩的。

誰不圖點兒啥?

男人希望妻子美麗、柔順、任勞任怨,妻子娘家實力雄厚助他少奮鬥二十年……

女人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希望丈夫英俊健壯、勤勞肯幹,甚至是富有……

影響一輩子的事兒,憑什麽不能挑?

就該挑,大家都挑, 可勁兒挑。

不成?沒事兒, 還有下一個。

趙柯給了趙萍萍底氣。

而直到馬家人松口, 趙萍萍始終平靜的臉才有了些許變化。

馬盛歡喜地看向趙萍萍。

趙萍萍跟他對視, 回了他一個笑。

馬盛一下子心裏踏實很多, 也回了她一個高興傻了的笑。

兩家婚事的具體細節,趙柯沒再參與,中途離開了六叔趙建發家。

大隊辦公室——

趙新山問:“咋樣?兩家談成了嗎?”

趙柯點頭。

“定下日子,就快了。”牛會計端著搪瓷缸子,笑著調侃,“咱村兒的姑娘招婿進來,小子們也娶媳婦兒進門兒,有咱們小趙主任在,便宜是一點兒不給別人占。”

一句話,連比較嚴肅的趙新山都笑起來。

人丁興旺,意味著他們的村子欣欣向榮。

不過,也有些小煩惱。

趙新山和許副隊長面對面坐著,正在討論九十五個青年的安置問題。

全都是陌生人,而且年輕氣盛,防人之心不可無,得考慮村子的安全,盡量避免沖突。

“最好是集中在一塊兒,地方大,有年輕媳婦兒、姑娘的人家排除……”

陳老爹家裏就他一個人;

孫大娘家只有他們老兩口;

村裏還有個獨居的老人,老木頭兒;

知青點對面的石頭是個孤兒;

朱建義家就他一個兒子,朱建強去當兵,空個屋子;

傅知青家也可以空出個屋子……

……

數下來,不夠九十五個人住。

幹部得起到點兒表率作用,牛會計道:“我家也可以住幾個。”

其實趙柯家也有空屋子,她也可以搬去跟余秀蘭同志一起住,但是她們母女倆單獨在家,不方便安排男青年。

趙新山捏著煙卷,轉了轉,對趙柯道:“讓你嫂子和蕓蕓上你家住去,我家也能空出兩個屋。”

他這麽說,提醒了趙柯,“萍姐和小草也可以到我家住,萍姐對象說他是六河子大隊的人選之一,正好住六叔家。”

這樣,能安置下一大半兒的人。

趙柯又道:“我姥姥家的屋子也空著呢,回頭讓我舅舅他們去收拾下東西,燒火烘烘屋子,能擠十來個人。”

牛會計大致算了算,“這就差不多了。”

口糧先由各家出,等到秋收後年底結算,大隊補還。

四個人又商量了一下怎麽安排人幹活。

牛會計笑道:“一個月結束,今年的活兒全能幹完,就到農閑了。”

北方的冬天漫長,農閑時間也格外漫長。

趙柯見不得人閑著,已經開始盤算著給社員們找點兒事兒幹。

而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接待客人們。

考察的前一天,大隊又召集社員們開會,簡單提醒了一些注意事項:收好比較貴重的東西,不要發生矛盾,發現啥事兒都報給大隊……

社員們全都記住了。

一個格外安靜似乎又帶著點兒不同尋常的夜晚過去。

第二天一早,趙柯打著哈欠出門兒,就看見余秀蘭同志穿上了戰袍——她以前去公社開會才會穿的襯衫和長褲。

余秀蘭的頭發一絲不苟地挽成發髻,明顯沾水仔細抹過頭發,頭上一根碎發絲都沒有。

她還描了眉毛,抹了紅嘴唇!!!

趙柯:“……”

親爹呦~這千年難得一遇的畫面,你錯過了!

余秀蘭咳了一聲,不自然地問:“你看我這樣行嗎?”

趙柯實話實說:“有點兒過於紅了,像吃了死孩子。”

吃死孩子是本地形容,老人們常用來說嘴唇塗得太紅或者太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