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188(第2/3頁)

他們一直都是搶別人的土匪,還沒幹過監督別人的事呢,這麽出風頭的事,他們當然想幹。

江鎮長也知道許家村的人什麽德性,都是一個江家村一個許家村的人相互搭配著,別單獨派出去,到時候許家村的人監守自盜,那真是叫笑話了。

江檸帶回來的五十多個志願者們,和縣/政/府這邊派出去的幹部、警察,都組成各個小隊,隨著這些運送物資的船,在次日一大早,就紛紛跟船下去,江檸沒跟著船去臨河大隊,而是去了隔壁大隊。

隔壁大隊位處沙河正中間的地段,大隊村落,一半是依山而建,和江家村一樣,一半是在河堤的另一邊,依河而建,世世代代都是從河裏討生活的,江奶奶娘家便是在這個大隊,也是附近受災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像江家村,只是田地被淹了,今年絕收,而這個大隊,是整個房屋都被淹了,江檸過去時,許許多多的村民都站在自家屋頂上嚎哭,家裏的一些米糧也都被搬到屋頂,等待救援。

聽到有賑災隊過來發糧食和衣物等物資,這些在一片汪洋之中,站在自家屋頂的災民們,一時間嚎啕大哭,直喊著:“救苦救難觀世音活菩薩啊!”

這個大隊的村落因為都是依水而建,雖然房子都被淹了,萬幸的是,沒有人員傷亡,因為全村,上至七八十歲老頭老太太,下至四五歲娃娃,全都會遊泳,他們這裏的人,出生開始,就跟著父母長輩們網魚撈蝦,對各種水上技能那是熟悉的很,且家家戶戶,不是有小船,就是有菱角盆,家裏糧食之類的物品,早就用菱角盆或者小船,一趟一趟的拉到上面依山而建的山上去了,只是大雨漂泊,連綿不絕,在上面村子有親戚的還好,可以借助在親自家,沒親戚的,就只能去山上找山洞,或用雨布臨時搭建出一個小窩棚,一家好幾口人,就窩在這個幾平米大小的窩棚裏,外面下大雨,裏面也都是潮濕的。

這要是沒生病還好,如果生病,那簡直是雪上加霜。

好在馬上就是六月份,天逐漸炎熱起來,不那麽冷,只要有吃的,倒也沒有那麽難熬。

叫他們愁苦的,是今年一年的收成全沒了,房子也沒了,這個大隊跟臨河大隊比,較為貧窮,與臨河大隊很多人家都建了樓房不同,這裏很多人家,還是跟江檸家老房子一樣的,磚土結構的房屋,下面是磚石,上面是土磚,這樣的土磚在洪水裏一泡,基本都要毀了的。

更讓他們絕望的,是他們每年賴以賺錢的蓮藕,也全部被淹了。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就是典型的靠水吃水,幾乎所有的賺錢方式,都是來源於水裏,沙河被人承包,不能去打魚,就只能種植蓮藕,每年靠賣蓮藕蓮蓬掙錢。

蓮藕種植之後,都不需要每年種植,今年挖了,明年就會繼續長。

可被水淹過的蓮藕不同,蓮藕被淹死後,連帶著下面的種藕都全部被淹死了,要麽他們明年重新種植蓮藕,要麽就要等個四五年,等下面的蓮心子,慢慢再發芽,生長,大概有個五六七年的時間,就又能練成一大片的蓮藕灘了。

後者,他們肯定是等不了的,可要重新種植,就得花大筆的錢。

整個大隊都靠賣蓮藕賺錢,那可不是一筆小的數目,整片大河灘,都要種植蓮藕的。

除了蓮藕,還有菱角。

現在,不論是供他們吃飯的田地稻谷,還是蓮藕、菱角,全都被淹了,連房子都沒了,這些人的絕望可想而知。

即使因為沙河決堤,原本沙河裏面養的魚,全部遊入尋常百姓家的稻田中,哪怕每天都有快艇四處巡邏,禁止農家網魚,可他們是在自家稻田裏網魚,又沒有去沙河裏網魚。

如今家家戶戶都不缺魚吃,可也因為不缺魚吃,他們網的魚也賣不掉,只能自家吃,或者腌起來。

然後日日站在風雨中,看著沙河的水位一日比一日的高,河水逐漸淹沒自家屋梁,再淹沒自家屋頂,最後連屋頂的房檐都看不到了,入目之下,一片白茫茫。

這些人麻木著神情,雙目無神,大隊部被淹了,大隊部通知的大喇叭沒法用,大隊書記就用手動的大喇叭,在村子裏反復的喊:“相親們!父老們!都打起精神來!祖國沒有忘記咱!政/府沒有放棄咱!隔壁臨河大隊的江檸!見咱們遭遇洪水!和她的同學一起,組織了社會捐款,還有她個人捐款,給咱們發賑災物資來了!家家戶戶,帶上稻簍,到張家壩上排隊領物資!不要亂!不要搶!排好隊!人人都有!”

這些災民一聽有賑災物資,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去搶,就怕跑慢了,物資都被別人搶光了,可到了張家壩,眾人才發現,裝著物資的船,根本沒靠岸,距離岸邊還有百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