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丹藥(第2/3頁)

有外人在場,雲夫人做了個“噓”的手勢,只是笑而不答。

桃染放心下來,安坐了一會兒,只聽見紅燕匆匆進來了。還披著披風雨帽,顯然是出了門回來的。

“吳嬤嬤怎麽說?”

雲夫人說不著急,其實還是關切的,進門就問道。

從來和宮裏打交道最難,尋了門路進去,還要等了又等,紅燕也是在外面折騰了一天了,進來先灌下一杯茶,又吃了兩口點心,才緩過來,解下披風,這才在椅子上坐下來,長舒一口氣。

“吳嬤嬤沒見到,但小宮女出來告訴我了。”紅燕笑道:“說是立了功回來的,官家要賞,一切宮中所有,都隨他挑,當然挑了血芝,也真是巧,總共四兩,年初宮裏給官家制丹藥,就用了二兩。

剩下二兩官家本來留著準備賞人用,聽說他要,就全給了他了。

也虧得是他,這才三月,一年的血芝都沒了,換了別人,不被禦史參幾本才怪呢。”

桃染一顆心落了地,也坐回椅子裏,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

“至於嗎?當著道長的面,就念起佛來?”

雲夫人笑她,血芝到手,了卻一件大事,她反而說起酸話來,倒也有三分是真惱,道:“哼,官家也是偏心,到底賀大人是親的,比咱們這些撿來的說話都管用。

行了,正好,百年的黃精我也懶得找了,都交給他找了吧。

都說大賀弄錢,小賀弄權,我倒要看看,小賀到底有多少權呢。”

-

銅壺滴漏已經響到了戌時,雲華殿內,夜色已經下來了,麗妃仍然在偏廳裏,一面看著嬤嬤寫些賜給命婦們的東西清單,一面和永安公主說著話,永安公主其實不是麗妃所出,母妃早已亡故,是官家體恤麗妃雖然有子,但放在皇後膝下教養,所以把即將成年的永安公主放在她宮裏居住,可見榮寵。

如今皇後多病,麗妃資歷也到了,所以漸漸接下一些協理後宮的事務,比如這次太後冥壽,京中命婦都備了各色壽禮送往永安寺,宮中自然是要賞賜的,什麽人賞什麽東西,是門大學問,皇後交由麗妃來裁奪,是大大的榮寵,正好永安公主已經到了賜婚的年紀,所以跟著麗妃,也學點治理內府的學問。

其實今日官家宿在雲華殿,麗妃按理是要去伺候的,但賀雲章剛從江南查鹽回來,君臣自然有許多機密要說,正廳門緊閉著,後宮妃嬪不得幹政,所以她就在偏廳等著。

等到了戌時,官家才帶著賀雲章出來,麗妃才趕忙上去伺候官家安座。

“已經天黑了?”官家問道。

麗妃伺候著官家落座,又接過宮女捧上來的茶杯,奉給官家,官家這才道:“永安坐下吧,不用拘束。”

永安公主這才從地上起來,傍著麗妃在睡榻的另一邊坐下,中間和官家只隔著一張小茶桌,確實有點民間一家三口的樣子了。

“你們在看什麽?”

官家順手拿起賬本來看,看清後,又失了興趣,順手扔下了。

“不過是些賞人的東西罷了。”麗妃笑道:“多虧賀大人江南查回來的東西,不然這次還真是擺布不開。”

賀雲章下江南,名義上是查案,其實是查鹽,說是查鹽也不確切,應該是管家派聽宣處查鹽,再讓賀雲章去查聽宣處。

捕雀處的名聲,聽宣處聽見也要抖一抖,賀雲章一下江南,官員立刻明白,是官家對目前查鹽的成果不滿意了。

所以聽宣處的官員也好,揚州鹽政官員也好,立刻望風而降,滿載而歸。

麗妃七竅玲瓏心,知道賀雲章是大勝而歸,官家心情大好,所以故意提一句這個。不然,賞命婦才多少東西?哪裏用得著賀雲章從江南帶回來的呢。

那可是用來建宮殿修皇陵的巨稅,光是官船就用了幾十艘。

果然只見官家原本閉目養神,由跪坐的宮女捶著腿,聽到這話,就擡了擡眼睛,不無笑意地嫌棄道:“多大點事,還忙到現在。”

麗妃會意,起身離座,擺擺手,跪坐的宮女會意離開,她便側坐在繡墩上,依偎在官家身邊,給他揉捏著肩膀,笑盈盈地道:“臣妾哪比得上官家,日理萬機的,這點小事,已經夠我費神的了。

就比如這賜藥的事,一年三節,元宵端午中秋,元宵賜食,端午賜藥,中秋賜果,真不知道皇後娘娘怎麽周全下來的。

偏偏她們又都指著宮中的藥,說是格外靈驗,幾家夫人還為這個攀比呢。”

“按品級就行了,攀比什麽。”

官家難得今日心情好,對這宮裏瑣事也還算耐心。

麗妃有意賣弄才幹,也是因為官家感興趣,所以依偎著他,故意嗔道:“聖上說得簡單,不知道費了我多少心思呢。

各色藥丸不同,誰家要哪樣的,都得先想好,比如這王謝兩家,都有老大人在堂,自然是賜人參歸脾丸,養心丹,秦賀兩家,是夫人為主,自然賜寧馨養血丸和珍珠母,但不是樣樣丸藥都齊備,就得想辦法騰挪了,比如今年的參就不好,我讓禦藥房換了白茯苓,寧馨丸倒是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