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願意(第3/4頁)

薛女官那邊已經引了兩個戲班的媳婦過來,一看都是伶牙俐齒會說戲的,今天的班子也是好的,據說還進宮唱過,上來先給老太妃行禮,笑著道:“太妃娘娘萬福金安。”

“你們班子裏有什麽新戲?”老太妃問道:“要有趣的,不要老是舊一套。”

好不容易點了戲,還是照例,一套忠臣的,一套孝女的,講曹娥負父的事,然後才有一套講有個女子女扮男裝替夫趕考的,荀文綺在旁邊聽著,頓時冷笑了一聲,道:“那還用戲裏聽,我們這不就有嗎?早看夠了。”

周圍的女孩子有聽懂了,有沒聽懂的,只聽見跟著荀文綺的那幾個女孩子都笑了起來,夫人們還一頭霧水呢。

有文郡主在,老太妃也不好說她什麽,只得道:“文綺想點一出?”

文郡主雖然跋扈,但那是在外面,老太妃面前還是收斂的,道:“她小孩子,知道點什麽?讓別人點吧。”

老太妃什麽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身邊的魏嬤嬤吳嬤嬤也早幫她探查清楚了,自然知道荀文綺又在暗諷淩霜,她有心賣清河郡主一個面子,於是道:“既然這樣,那淩霜來點一出吧。”

文郡主說荀文綺小孩子不會點,她偏叫淩霜,這樣擡舉淩霜,已經是明著來了,滿堂夫人哪有不明白的,如果說之前打牌時還有嫉妒的,現在就只剩下想著怎麽和婁家攀好關系了,看來定親的事真是鐵板釘釘了。

如果換了半個時辰前,婁二奶奶一定心花怒放了。

但現在她臉色蒼白,雖然竭力不顯出來,但人的心氣一變,哪裏還撐得住。

見老太妃叫淩霜過去,婁二奶奶伸手有點要拉淩霜的意思,但又不敢強拉,看了淩霜一眼,眼神裏簡直是帶著點哀求的意思了。

這麽好的姻緣,這麽好的時機,老太妃都這樣擡舉,以後就是侯府正經嫡夫人,京中王孫裏,論相貌,論人才,論貴氣,都是當之無愧的魁首,權勢富貴自不必說……

但她偏要剪碎這匹煙雲羅。

淩霜如何不知道她要說什麽,只是笑了一笑。

“黃娘子去把嫻月找來吧,就說我要點場戲,請她來看。”

她抽出手來,答應了一聲,走到了老太妃跟前,低頭看起戲本來,荀文綺正惡狠狠瞪她,沒提防她戲不點戲,忽然擡起頭來,朝著荀文綺笑了。

這一笑不像是挑釁,更像是看透了,甚至有點居高臨下,像從很高的地方看下來,連喜怒哀樂一並被看穿的感覺,實在讓人心神一凜。

荀文綺的寒毛頓時都豎起來了,只等著和她過招。

但她又低下頭去看戲本了。

“這出《白牛記》應該有點意思,白牛是佛教的典故,代表的是大乘佛法,《壇經》上說,‘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禦白牛車’,世上的人只要起心動念,就已經在塵網之中了。只有棄決一切念頭,才能得到大乘佛法。所以白居易有詩雲,‘白牛車遠近,且欲上慈航’,可見這故事說的是佛家的因果。”

她這番話一出,原本只是賣清河郡主面子的老太妃頓時愣了,連清河郡主也聽進去了。

從來京中貴夫人都愛供佛,但真正有這樣深厚的讀書底子的是少數,像淩霜這樣,一個名字就能看出背後的佛教典故的,更是比老太妃平時請來講經的師傅還厲害了,也難怪老太妃頓時刮目相看。

“好孩子,原來你還懂佛法嗎?”她立刻和淩霜親近不少,拉著她的手道。

淩霜只是淡淡一笑:“娘娘,我是學道家的。”

道家講究順其自然,其實萬物皆道,一切冥冥中自有定數,無法更改。也如佛教,只要起心動念,就在塵網之中了。

就好像荀文綺一心想著秦翊,又妒又恨,明知和淩霜搭話沒好處。但她不得不搭話,淩霜也不得不說。

如果她願意,她能輕而易舉博得老太妃的好感。

她只是不願意。

她就是要剪碎這片煙雲羅。

“對了,荀郡主,你上次在柳花宴問我的話,我想到怎麽回答了。”淩霜擡起頭來,朝著荀郡主道。

芍藥宴前是牡丹,牡丹前才是柳花,已經過了大半個月,她們又不是朋友,怎麽會一個問題記到現在才想到解答,她顯然是要借著荀郡主的話頭,開始說她想說的話了。

荀郡主聰明的話,就該知道接下來一定是一番暴風驟雨。

但荀郡主怎麽忍得住。

老太妃聽了,便問道:“什麽柳花宴的話?文綺問了你什麽?”

荀文綺要是忍得住不回答,她就不是荀文綺了,雖然文郡主看出不對,眼露阻止,但她還是迫不及待地回答道:“我問她,她整天說著嫁人如何如何不好,男人如何如何靠不住,她難道嫁過?為什麽整天在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