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子侄(第2/4頁)

長輩們有意見也只沖著雲夫人來,可見雲夫人的好。

當然她們是不會承認的,只會傳她的閑話,造她的謠言,當初京中謠言四起時,也並沒有人來替雲夫人說一句好話。

嫻月心情不好,看什麽都不順眼,淩霜跑過來叫她:“咱們出去玩去吧,我帶你看秦家的藏畫去。”

“不去。”

“那我們去看花去,我昨天找到秦家的小花園了,裏面很多南國帶回來的花,我去陪你描點圖。”

“懶得描。”

淩霜一見她這樣子,就知道多半和賀雲章有關,哼了一聲,顧忌人多不好明說,湊過來低聲道:“你等著,我這就去把你家賀大人趕出去,讓你不跟我玩。”

嫻月也知道她是虛張聲勢,她哪裏敢去惹賀雲章,連秦翊都忌憚著賀雲章和捕雀處呢,根本懶得反應,道:“你去吧,趕不走我找你賠錢。”

淩霜嘿嘿幹笑了兩聲,走了。

那邊雲夫人又來了,她是出去看過的,進來先在嫻月邊上坐下,笑著輕聲道:“倒也難為他,聽說捕雀處如今忙得很呢,整日整夜宿在官衙中,不知道他怎麽找到空出來的。”

“關我什麽事。”嫻月又講怪話:“興許賀大人想成婚了,準備來花信宴相個王侯郡主家的小姐呢。”

雲夫人也忍不住笑了,知道她是窩裏橫,越是喜歡的人越要作,倒也不十分擔心,笑道:“那我先出去了,聽風樓上風景好呢,你坐坐也來吧。”

“看我心情吧。”嫻月仍然道。

其實要真論般配,雲夫人對賀雲章是滿意的,畢竟探花郎,才學沒得說,容貌也般配得上,也算是她看著長起來的,心性差不到哪去。

怕的是好事多磨,嫻月的身體心性,都是要嬌養的,經不起磋磨的。

她回到聽風樓上,看外場確實是賓客雲集,也是剛好遇到了,賀雲章和趙擎兩個權臣一到,想要攀附的人就少不了了。

再加上秦家本來的根基在,賀南禎也在,這份熱鬧自不必說。

剛過巳時,太陽升起來,草葉子上的露水也曬幹了,外面的馬球隊已經收拾整齊,準備好好打幾場了。

可惜嫻月不在,就是在,也去不了外場,所以錯過了一場好戲。

但凡這樣的場合,婁二爺是不太顯眼的,他官職畢竟只是個五品,年紀也上去了,又老實,不像婁二奶奶愛說笑,會交際,要不是和趙家的親事,在外場的大人們裏,是要被排擠到邊緣的。

但他這人學問做得深,當初和程家沒鬧翻的時候,連程筠的學問都要請教他,只是不擅鉆營,性格又溫和,遇好事不會搶功勞,壞事也不會推卸責任,所以升遷的事也就落下了,當年的同年,各自都有了一方天地了,他還只是個外調回來的五品京官。

要不是和趙家做了親家,這樣的宴會,是連中間幾席都坐不上的。

趙侯爺雖然心裏對這個親家不是很滿意,但耐不住趙夫人天天誇婁家二房的厲害,這次芍藥宴回去,更是明說了,說婁家的三女兒只怕要做清河郡主的兒媳婦了,趙侯爺雖然心中狐疑——婁淩霜講的那些瘋話,京城都傳遍了,還能做侯夫人?

但趙夫人說得有板有眼,官場上也有了傳言,不由得他也半信半疑起來。

因為這緣故,他今天對婁二爺就客氣多了,以前都是稱婁大人,這次也稱起“婁兄”了,外場的男客,年輕王孫自然是在馬球場,年長的大人們都在外花園,遊賞秦家的亭台樓榭,看各處的匾額題詞,尤其扶風亭的一副對聯,據說是秦家老侯爺親筆,金戈鐵馬之氣,撲面而來。

趙侯爺在大人裏也算領頭羊,雖然姚大人最近新貴,搶了些風頭,但一群大人還都是圍著他,眾人賞一回對聯,贊賞一回,議論一回,又有人提及,說秦家外書房的匾額是宣宗陛下的親筆禦題,議論著要去看……

眾人議論紛紛,婁二爺就背著手,在裏面微微笑著,像個和善的富家翁。

穿得倒是不差,但到底是娶了個商家女,只知道富貴,離清貴氣就遠了點。

趙侯爺見荀大人和幾個清客在那說得花團錦簇,句句是典,出口成詩,又見婁二爺這樣子,就有點看不慣,覺得他不太上得了台面的樣子。連別人叫他作詩,他也是擺手推脫,道:“沒有這樣的捷才……”

趙侯爺見他們有點故意拱他的意思,心中嫌棄婁二爺窩囊,也覺得丟人,就驅散眾人道:“不是說去瞻仰先帝墨寶嗎?怎麽還不走啊?”

眾人這才動身,一行人浩浩蕩蕩往外書房走,穿過外花園,路長,人漸漸就散成一團團的,趙侯爺帶著幾個關系好的官員和婁二爺,路過芍藥亭,正好左邊是堆的太湖石和花圃,右邊是湖,沒有外人,就對婁二爺教訓道:“你有時候也別太隨和了,你也是正經進士出身,詩詞上有什麽不好意思的?老是唯唯諾諾的,他們還只當你不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