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樓(第2/4頁)

她一手拉住了卿雲,一邊推著嫻月,把她們趕到梧桐院裏。

好在都近,穿過庭院就到了,都在老太太的院子,這是三門內,別說使喚的小廝,就是地位低一點的仆婦都到不了這裏。

梧桐院和婁三奶奶的東院是連在一起的,兩邊隔著一道院墻,從東院裏的二樓,正好可以看見這邊的院子。

淩霜看見東院二樓的窗戶半開著,有個身影在後面一閃而過,像是三房的玉珠,就知道這兩姐妹也早早起來做準備梅花宴了,只是有點鬼鬼祟祟的,也不出來打招呼。

也難怪她們不願意親近,卿雲不說,嫻月這副嫵媚風流的樣子,天生就是來京城揚名立萬來的。

早上起來,一點脂粉沒有,素著一張臉,仍然漂亮得跟個小絹人一樣。

又愛放嗲,軟綿綿地總要找個人靠著,她的頭發是從小留到大的,散開了齊腳踝,在陽光下真是緞子一樣發著光,鋪滿整個後身不說,還能剩一大把。

淩霜於是拿了一把在手裏玩,嫻月笑著罵她,三姐妹打鬧著進了梧桐院,果然好大架勢,早飯倒是擺上了,也豐盛,今天不用在老太太面前做戲了,三房果然現原形,送來的早餐就用個木盤子托著,幾樣小菜,配兩樣小粥,清湯寡水的,喂雞似的。

婁二奶奶早扔在角落桌子裏了,桌上的早飯是自己拿錢從外面叫的,新到三天都是客,從外面叫飯菜也沒什麽,要是長期住著,可就不行了,立刻就要敲打幾句。

當初娘陷在這宅子裏,拿著錢都沒處使,受的委屈可多了。

在江南天天說京城好吃的多,果然點心都精致好看,粥也好,熬的雞湯盛在瓷罐子裏,看湯色就知道又清又鮮,燕窩銀耳是女孩子吃的慣例,還煮了蝦仁面,還有脆脆的小菜,淩霜一見了,就在桌邊坐下來準備吃。

“幹什麽?”婁二奶奶立刻催她:“先別急著吃,先去梳頭試衣服,等弄完了有空再吃,沒空就墊兩口直接梳妝上轎馬了,崔府可在城南,遠得很,就是坐轎子也得半個時辰呢。

咱們家是初來乍到,今天第一天亮相,要是遲到了,落人話柄怎麽辦。”

“讓她們倆先梳,我先吃。”淩霜給自己先盛一碗粥。

“今天不用等人,梳頭娘子我就請了四個呢,你別在這拖拖拉拉的,快去。”

婁二奶奶拉她起來,推她去梳頭,嫻月自己站在那,兩個梳頭娘子一起給她先把頭發梳通,再抹上桂花油,聽到她們說話,還要趁機笑淩霜:“淩霜不急,她有竹中君呢。”

“你也別笑她,什麽竹中君不竹中君的,八字沒一撇的事,一個女孩子家,整天掛在嘴上說,成什麽樣子,梳你的頭去。

京中規矩可大了,女孩子不準開這種玩笑,連男人名字都不準提,今天出去你可仔細說話,別以為人多我照看不到,我回來可是要問桃染的。”婁二奶奶訓她。

嫻月吐了吐舌頭,不敢說話了。

淩霜被催著去梳了頭,又試衣服,頭發還罷,像這種賞花宴會,主人都是講規矩的長輩,頭發妝容都不要太出挑,畢竟太時新也顯得輕浮。

衣服就要好好斟酌了,最好又精致又規矩,不能讓人笑話鄉氣。

婁二奶奶早就準備了一大堆衣服,鋪了一床,等著嫻月來挑。

“現在天氣還冷,大家都穿鬥篷,都差不多,我看不如拿三件青狐膁的,穿著整齊些,白狐膁太招搖,貂又太笨重了。”嫻月看著滿床衣服出主意。

她別的不說,在衣飾打扮上是一流的,因為本來生得美,又愛美,整日琢磨打扮,連婁二奶奶也是服她的,常常聽她的意見。

“裏面衣服呢?”婁二奶奶躍躍欲試:“穿那幾套折枝繡的如何?正好今日亮相,博個滿堂彩。”

“一上來就穿折枝繡反而不好,我看崔太君也只是打個開頭炮,真正重頭戲還是開春之後,折枝繡先留著,我們就穿那幾套遍地金的裙子,上面穿妝花緞的通袖大衫,橫豎在外面有狐膁大氅暖和,到了屋裏有地龍,也都無妨。”

“這樣也好。”婁二奶奶站在床邊,拿起衣服來選:“那麽你穿紅?”

“我穿鮮艷的好看,就穿銀紅就好了,姐姐穿柳梢月那件,那顏色襯她,流雲百花紋樣也好看,淩霜穿朱砂紅最好,這幾個顏色也都襯遍地金。

鞋子也可以穿一樣的,要雲頭的,穿大衫沒雲頭總有點頭重腳輕的,靴子等下次外出賞花再穿。”

嫻月一面坐在床邊梳著頭,一面把衣服都選好了,連下次的也看好了:“對了,把織銀那幾件也留下,老是織金有點鄉氣,而且春天容易陰天下雨,霧沉沉的,織銀的亮眼,也襯膚色,留著預備下雨,免得到時候再找來不及。”

婁二奶奶自然都依她,選好了,讓黃姨把剩下的都收好,等她們出門了再讓夥計送回鋪子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