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天庭府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第2/3頁)

柳樹遮陽,清風送涼,海棠流香,遠遠望去,那道垂釣的身影,似乎與整片天地都合而為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稚嫩的童聲響起。

旁邊的大石頭上,站著一個面容清秀的小道童,正是當代張天師的兒子,也是繼張乾陽之後唯一的天師血脈,張衛鞅。

只是此刻這位從小養尊處優備受寵愛的小天師,正頭頂烈日,在石頭上紮著馬步,下面還放著一個香爐。

即便汗如雨下,他還要背著道經,錯一個字就加一炷香。

終於,小衛鞅把全篇都背完了,哭喪著臉道:“大師兄,我能休息一下嗎?”

鬥笠微微擡起,露出一張清俊出塵,白皙如玉的面容。

眉心的那抹赤痕,更是平添了許多道韻。

正是當今名滿天下的山中國師,龍虎山的李神仙,李道玄。

與三年前相比,他的容貌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但是氣質卻更加古樸自然,返璞歸真。

如天地一蓑翁。

“去吧,當心別弄壞了湖中的蓮花。”

溫潤的聲音響起,朗若玉鐘,讓人的內心下意識變得平靜、安然,好似抖落了塵埃。

“喔,大師兄太好了!”

“謝謝大師兄!”

小衛鞅頓時高興地手舞足蹈,他立刻解開衣衫,光著身子一把跳入白鶴湖中,濺起飛揚的水花。

小小年紀的他,竟然就已經頗通水性,甚至還潛入湖中,遲遲沒有出來。

李道玄絲毫不急,依舊靜靜垂釣,也不怕魚都被嚇跑了。

片刻後,湖水翻騰,一頭白蛟從其中飛出,體長十丈,鱗片晶瑩如玉,龍角秀美如珊瑚,帶著小衛鞅騰空而上。

空中水氣氤氳,霞光綻放,在雲霧之中,時不時可以看到一條晶瑩的龍尾甩過,能隱約聽到孩童的歡呼。

白蛟自然就是小白,如今已經化蛟,馬上就要渡劫入陽神了。

至於哮天,它向來不安分,李道玄便把它派到了長樂身邊,那妮子最近倒是做了不少事,令人刮目相看。

注視著那逐漸平靜的湖面,李道玄的思維仿佛回到了三年前。

那晚他以紫微鬥數推演師祖行蹤,不惜拼著受傷,終於看清了,師祖的突然屍解,原來和天庭有關!

之後他便以守靈的名義在龍虎山中清修,當然,也不是完全不問世事,偶爾借垂釣之名,殺幾個妖魔解解悶,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這三年他結廬而居,只做三件事,讀書、垂釣以及教導小衛鞅修行。

是的,沒有修煉。

因為他發現到了陽神後期的境界,法力的積累已經意義不大,想要成仙,重要的是心境。

他無疑有些偏科,仗著有天遁劍意不懼心魔,所以總是修行法力神通,卻不知心境漸漸落下。

天遁劍意只能讓他保持清明,卻無法直接提升他的心靈修為。

故而李道玄在這三年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看書。

除了龍虎山的道藏典籍,皇宮中收藏的諸子百家學說,還有茅山、龍門、嶗山等宗門珍藏的古籍,隨著李世民的一紙調令,通通送到了龍虎山。

當然,李道玄只取道經典籍,其他宗門的修行之術,他並不染指。

三年苦讀,他的心徹底靜了下來,閑看花開花落,靜觀雲卷雲舒,再沒有一絲浮躁。

而也就是在感悟道學精義,沉浸讀書之時,他無意間發現,自己的修為竟然也水漲船高,甚至對各大神通的修行都有所加深。

這種提升不像以前那般劇烈,卻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潛移默化中一點點完成,且持續不斷。

如今的他,距離成仙,真的就只有一層薄薄的窗戶紙了,隨時都能捅破。

仙之一字,已經觸手可及。

也許等自己飛升時,就能去天庭探一探了,當年蚩尤傷到了天庭中的存在,想必對方也沒有那麽快就能恢復。

或許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就在他思忖之時,天空突然響起一道鳳鳴,一頭振翅的鳳凰在雲霄中穿過,羽毛流光,華麗尊貴,口中銜著什麽東西。

鳳鳥在李道玄頭頂盤旋片刻,而後松開了嘴吧。

兩樣東西飄然落於李道玄的手中,一個是幅畫卷,還有一個是食盒,將其打開,裏面是花蜜糕和一封信。

“師尊李道玄親啟。”

秀氣的小楷宛如一朵朵明艷的桃花,柔美中又夾雜著一絲俏皮。

摸了摸,信很厚,裏面少說也得有十張紙。

李道玄微微一笑,這個長樂,每個月都要給自己寫一封信,算算年歲,她如今也有十七歲了,卻總有一分不變的孩子氣。

鳳鳥化為一根發絲緩緩飄散,這是吹毛化物的神通,很明顯長樂的修為有了很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