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師妹的信,太上劍經(第2/3頁)

太薇抱劍而立,靜靜地看著他。

“女俠,要不咱們先吃點東西?”

“不必,我現在就想聽。”

林行舟愣了一下,而後笑道:“好,那在下就從李國師初入長安的時候講起吧。”

“那時是貞觀二年,長安連續數月大旱,陛下便召開龍門仙會求雨,可誰知邪佛摩訶也來了長安,覬覦我大唐的國師之位……”

漫漫黃沙,長風烈烈。

太薇抱著自己的劍,聽得格外認真。

……

長安城,朱雀街。

這裏新建了一間廟宇,香火十分旺盛,不少百姓都前來祭拜,一些大夫還在廟前自發開展義診。

只要願意為百姓看病的大夫,都會得到一本官府發放的醫書,名為《千金方》。

一時間,這裏人潮洶湧,看完病的百姓也都會自發地去廟中上一炷香。

一道身影緩緩走進廟中,長身玉立,青衣如蓮,風采氣度無不超凡脫俗,但周圍的人卻偏偏對他視而不見。

李道玄行走在人海之中,卻仿佛世間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

最終他停在廟宇前,靜靜望著那寫著藥王廟三字的牌匾,良久,才擡起腳步踏入了進去。

檀香悠悠。

周圍的一切都很樸素,神龕之上,有著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身騎猛虎,手捧藥缽,栩栩如生。

正是已被天子親口冊封的妙應真人孫思邈!

李道玄剛一回京,便親自出手修建了這間廟宇,並請長安最出名的十三位雕刻大師忙活了兩天兩夜,才終於雕成這尊神像。

而後他將自己截取的那縷藥王天魂放入了神像中,再讓青帝四處宣揚藥王的事跡,讓藥王獲得大量香火。

如今已經過去了七日。

“天靈地靈,正一靈光附我身,妙應真人從我行,代天行化,輔國救民,闡揚道法,速降真靈。急急如律令!”

他手捏道印,施展了龍虎山的招神遣將之術,然而神像卻毫無反應。

李道玄睜開眉心天眼,仔細打量著那座神像,除了一絲逼人的靈動外,並未發現什麽異常。

他輕輕一嘆,能做的自己都做了,藥王前輩能否活過來修行神道,就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搖搖頭,李道玄轉身離去。

在他的身影消失不見後,又過了片刻,神龕上的妙應真人神像突然微微一顫,似是錯覺。

……

回到玄都小院,李道玄手掐紫薇鬥數,正在測算天機,算一算此次與突厥的大戰。

只可惜每逢關鍵處,他的眼前就仿佛罩著一片黑色的雲霧,無論如何都看不清楚,只能無奈放棄。

就在這時,一只紙鶴從空中飛來,於李道玄的頭頂不斷盤旋。

雲中誰寄錦書來。

李道玄伸出手,那紙鶴便老老實實地落下,並且自動伸展,變為一張信紙,上面是一行行瀟灑清麗的小字。

筆墨中劍意縱橫,讓李道玄仿佛聽到了一聲嘹亮清越的劍鳴。

好劍意!

看了眼最後的署名,他眼中露出一絲驚訝。

這竟然是……師妹太薇的信!

李道玄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了一幅畫面,師妹太薇在龍虎山的天師大典上當眾折斷了自己心愛的璃龍劍,志在追求無上劍道,終生不二。

平生唯愛三尺劍,一片丹心向青鋒。

兩人皆是劍道奇才,曾在龍虎山的試劍石上多次切磋,又在黃泉界共同出生入死,頗有一種知己的感覺。

記得分別之時,她背負鐵劍,騎馬下山,說要看盡塞外大漠、極北雪山、東海蓬萊、瘴地深山,要去世界的盡頭看看,待成為劍仙後再來相見。

李道玄已經很久沒有收到她的消息了,就連青帝都打探不出。

那個天生劍心,瀟灑肆意的奇女子,就仿佛是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沒有人見過她。

李道玄的心湖浮現出一絲波瀾。

他繼續看信。

“師兄親啟。”

“自上次一別,不覺已有六載,小妹雲遊他鄉,漂泊四海,羈旅天涯,倍覺思念。”

“離開龍虎山後,我一路向東,直至揚帆出海,欲一睹天涯之盡頭。”

“東行艱難,海上風雲莫測,多虧了師兄送我的紙馬,才能登萍渡水如履平地,不至於狼狽而回,徒增笑耳。”

看到這,李道玄微微一笑。

他那時剛學會八仙之一張果老的剪紙化馬之術,自己騎了一個,送給師妹一個。

那匹白馬曾送他一路北上,直至到達長安。

“我這一行亦有不少艱險,曾於海上見三頭惡蛟,八翼怪梟等兇獸,仗劍與之交鋒,多有不敵,多虧師兄贈我的三根救命毫毛,方保全性命。”

那是自己送她的雀仙子羽毛,如今看來,果然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