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2/3頁)

身為馬上天子,李世民深知,兩國紛爭,刀劍比談判好用。

想要讓敵人不敢冒犯,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那個敵人消失。

唯有轉守為攻,馬踏黃沙,如漢武帝時那般劍指漠北,雖遠必誅,才能殺出個萬國叩首,天下尊唐!

“陛下雄心壯志,不下於昔日之漢武帝,若要舉兵伐國,貧道願效犬馬之勞。”

李道玄作揖行禮,聲音溫潤平靜,卻讓李世民大為振奮,心中的一口大石頭終於落了下來。

他最擔心的,就是太沖會反對。

畢竟太沖要借大唐國力修行,如今尚未成仙,就要參與征戰,與人鬥法,或許會不太情願。

李世民可以乾綱獨斷,卻不能忽視李道玄的意見。

如今聽到李道玄也贊同自己出兵的想法,頓時龍顏大悅,如飲甘露,只覺得這炎炎夏日似乎都變得清涼起來了。

“兩兵相交,各憑本事,這些貧道不會插手,但若突厥修士敢出現在戰場之上,呼風喚雨,摧我大唐……”

李道玄目光一動,笑道:“貧道閉關五年,許久不與人鬥法,正好有些手癢了。”

李世民聞言哈哈下笑,道:“有太沖此言,朕無憂矣!”

兩軍交鋒,一般修士不會插手,一來軍中殺伐之氣濃郁,會影響道法的威力,二來殺掉太多凡人,容易孽障纏身,因果太大。

但若是對方派出了修士那就無所謂了。

君不見,武王伐紂時,神仙們都打瘋了……

“對了,陛下還可以發出招賢令,召集天下修士前往陰山,我道門修士除了追求長生成仙外,保家衛國亦是教義,相信會有不少能人異士響應的。”

李世民點頭笑道:“此法甚妙,不過還要以你的名義發出,畢竟在道門,你的名頭可比朕要響亮多了。”

龍虎山李道玄,已經成為了道門中的一個傳奇,二十歲突破陽神境,戰績更是駭人聽聞,等陰山那一箭傳播開來,不知道又要震撼多少人。

李道玄自然沒有異議,如果大唐能夠打贏這一仗,他身為國師,自然也會得到更多好處。

“陛下,你準備什麽時候發兵?”

“秋收之後。”

李世民指了指堪輿圖上的洛陽,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些年朕在洛口、含嘉二倉中存下了不少糧食,但去年因為河南道的雪災而用掉了不少,為了確保無虞,今年的收成絕不容有失!”

“那就恭喜陛下了,貧道聽說今年風調雨順,是個大豐之年!”

李道玄說完這句話,卻看到李世民緊皺眉頭,遲遲沒有回應。

李淳風輕嘆一聲,上前道:“國師有所不知,陛下正在憂心此事呢,今年確實諸地豐收,但登州一帶的糧食卻還遲遲未曾運至洛陽糧倉。”

登州便是山東,那裏是大唐重要的產糧地,全國有三分之一的糧食幾乎都在登州。

洛陽是天下糧倉,又位於水陸交通要道,按照以往的規矩,全國大多地方的糧食都要運至洛陽,以便隨時調用。

所以登州之糧遲遲不至,就顯得十分異常。

“登州刺史夏清風遲遲沒有消息,陛下派不良人前去查看,結果石沉大海,連那些不良人都消失了!”

李道玄目光一動,問道:“登州一帶可有妖魔出現?”

不良人皆有修為和法器傍身,除非是遇到厲害的妖魔,否則自保綽綽有余。

李淳風卻搖頭道:“根據周天星鬥大陣的觀測,登州一帶並無妖魔出現,但這也是最詭異的地方。”

他繼續道:“十天前,陛下又派蟄龍的電母去了登州,七天前,電母以紙鶴之術寄回了一封信。”

李淳風從袖中取出一張黃紙,遞了過來。

李道玄接過一看,眉毛微微一挑。

“登州遭了蝗災,疑非天災,夏清風可能有問題,我準備查一查他。”

字跡工整,言簡意賅。

疑非天災這四個字頗為耐心尋味,不是天災,那就意味著是人禍,什麽人,能夠制造出蝗災?

夏清風身為一州刺史,蝗災這麽重大的事情,為什麽不上報?

那些消失的不良人又去了哪裏?

這時候李淳風又取出一張黃紙遞了過來。

“這是五天前,電母最後一次傳回的消息。”

李道玄打開一看,目光一凝。

這次的字跡變得異常潦草,而且是用手指的鮮血書寫的。

“夏清風勾結妖魔,妄圖——”

字跡戛然而止,並沒有寫完,可見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以至於電母寫到這裏便匆匆結束,因為她知道再寫下去,可能連前幾個字都寄不回朝廷了。

“在這封信後,電母便失去了消息,我向她傳書三次,都石沉大海,杳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