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彌勒下生,明王降世!(第2/3頁)

張無忌的母親果然沒有騙人。

長樂抱著師父的胳膊,開心道:“我就知道,師父最心疼長樂了,不像父皇,心裏只有那些奏折,有時候連我和母後都顧不上……”

……

太極宮。

李世民召見完了幾位大臣,處理了一些政事,還沒來得及休息,就向高全問起了長樂的下落。

“高全呀,太沖最近會離開長安,這算算時間,長樂也該回宮了吧。”

聽不見那個百靈鳥般清脆靈動的聲音,李世民總覺得有些不習慣。

高全奉承道:“國師和公主師徒情深,可能正在話別吧,相信再等一會兒,公主就該回來看您了!”

李世民開懷大笑道:“說起來,朕這個女兒呀,最喜歡黏著朕了,看來朕的安靜日子算是到頭嘍。”

高全也笑道:“國師雖然是公主的師父,但您和公主畢竟才是骨肉至親,公主這心裏最緊張的,還得是陛下您呀!”

李世民指著他笑罵道:“你這張嘴,真是會說話。”

頓了頓他又叮囑道:“這話私下裏說說也就罷了,可別當著太沖的面說,朕怕他吃味,哈哈哈……”

“報!”

就在這時,門外的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跑來,手中捧著一封信。

“稟陛下,公主殿下她並未回宮,而是讓貼身丫鬟送來了這封信!”

李世民立刻走下去拿起那封信,心中生起一股不詳的預感。

打開信,只見上面寫著幾行清秀的大字,正是自家閨女的字跡。

“父皇,我和師父去洛陽玩啦,您不用擔心,畢竟師父神通廣大,他會保護好我的,嘻嘻~”

長樂走了……

“對了父皇,不要告訴母後,我怕她擔心,若是母後問起,您就說我正在和師父一起閉關。”

她還學會了說謊……

“最後,父皇你千萬不要怪師父,你不了解他,他其實非常敬重您,這次也是長樂軟磨硬泡才讓師父答應的,您要是責怪,就怪長樂吧!”

你不了解他……

“陛下?”

高全看到陛下看過那封信後,整個人都變得僵硬起來,手掌都在微微顫抖。

良久,李世民嘴巴一顫,失魂落魄地坐回到龍椅上,一聲嘆息在甘露殿中幽幽響起。

“女大……不中留呀!”

……

朝發長安驛,夕宿上陽城。

下午酉時,伴隨著瑰麗的黃昏,一行人出現在洛陽境內的上陽城中。

落日西墜,霞光滿天,上陽城中風景秀美,宛如一片世外桃源。

這裏沒有長安的雄偉和繁華,卻有股獨特的寧靜與從容,來往的行人並不神色匆匆,反而顯得十分悠閑,眼中有種超然世俗的平淡。

這裏不像是一座城池,反而更像是一個寺廟。

李道玄之所以這麽認為,是因為他發現,這裏來往的行人幾乎手上都戴著一串佛珠,茶館酒樓中的說書先生講的也不是江湖奇事,而是那些高僧的故事,比如鳩摩羅什。

“這鳩摩羅什乃是天竺的得道高僧,卻一生娶了十二個妻子,破了色戒,最後火化時舌根燒灼不動,留下了舌舍利,至今還在白馬寺中被供奉!”

說書先生講得激情澎湃,語含敬重之意,但台下卻有人不買賬。

“一個和尚,娶了十二個妻子,破了色戒,憑什麽還被稱為高僧?如果這樣都是高僧的話,那白馬寺的和尚豈不是早就兒女成群了?”

有人發出笑聲。

說書先生並不生氣,他轉動著手中的佛珠,道:“當年也有其他僧人用這一點來攻擊鳩摩羅什,並欲效仿他娶妻生子,鳩摩羅什並未立刻辯解,而是非常平靜地做了一件事。”

“什麽事?”

說書先生淡淡道:“鳩摩羅什將一把銀針放入水中,然後全部吞入腹中,說,世人若學我,需先飲針止渴。”

眾人頓時默然。

說書先生繼續道:“其實鳩摩羅什之所以娶妻,都是被當權者所逼迫,他為了翻譯經書弘揚佛法,才忍辱偷生,苟活於世,後來他和弟子接連翻譯了《小品般若》、《法華》、《維摩》等經,並發下宏願,若自己翻譯的經書沒有錯誤,死後定會留下舌骨舍利!”

“結果烈火燒了七天七夜,鳩摩羅什的肉身化為灰燼,唯有舌根處堅硬如石,化為舍利!”

聽完說書先生的講述,眾人頓時對鳩摩羅什肅然起敬,覺得其無愧於高僧之名。

這時說書先生語鋒一轉,道:“據說,鳩摩羅什在圓寂前看到了未來,並留下了一個預言。”

“什麽預言,你快說呀!”

說書先生目光深邃,道:“鳩摩羅什曾預言,兩百多年後,將會有彌勒下生,明王降世,再造乾坤,解世間一切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