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審片

“OK,我們就到這裏,感謝大家的參與!”

派拉蒙公司的一個訓練中心裏,美國導師結束了當天的課程,沒有過多停留,直接閃人。

“……”

郭帆看了看自己的筆記,眉頭緊皺,不知不覺過來一個星期了,唯獨今天的課不太滿意。

因為今天講的是特效,整體講的很細,但落實到具體的流程上,全是馬賽克,這東西都是核心技術,怎麽可能讓別人知道!

五個導演的英文水平參差不齊,現場有傳譯機,有中文課件,有真人翻譯,基本是能懂的。

另有一支拍攝團隊如跗骨之蛆,哦不對,如影隨形的跟著拍攝,說是要剪成幾期節目放在麥粒上,據說於總還給起了個名《導演去哪兒》。

“這老美真小氣,弄一堆馬賽克,讓咱們看毛片呢!”

吳京是頭號社牛,啥事都好奇,啥話都敢說,啪的把本子一摔表示不滿。

“想也知道,不可能給咱們看啊,都有專利的。”

寧浩收拾收拾,站起身道:“下午沒課,我去好萊塢轉轉,你們誰去?”

“還轉啊?我想回去睡覺!”

“我今天看比賽!”

“什麽比賽?科比啊?”

“當然是科比了!”

“哎喲,同去同去!”

五個人性格各異,一開始還共同行動,現在已經各自耍生活了,畢竟都是成功人士,還真能像留學生似的?

說話間,都整理好了書本,背著包準備離開。

不經意間對視一眼,卻無方才的悠閑,皆藏著一絲嚴肅與危機感。

來之前,大家知道有差距,但不知道差距在哪兒。來之後,導師們把美國的影視制作拆分開,揉碎了給他們講,這段是怎麽弄的,那段是怎麽弄的,除了特效,每個環節都會給他們仔細介紹。

就在這種細致之中,大家真正明白了,到底什麽叫差距!

國內的制作就像個手工作坊,從觀念到管理方式,再到具體的技術,全方位落後。幾人不約而同的想到姚遠在節目裏說的:“如果好萊塢停滯不前,我們奮勇直追,至少要10年才能追平。”

這一周,他們沒有聚在一起討論,也沒人提“工業化”的字眼,但互相看眼神就知道,影響都在心裏。

現實中,寧浩、郭帆、陳思誠、肖央、路陽五個人去好萊塢學習,回來都交出了自己的作業。

寧浩拍了一部《瘋狂的外星人》,就轉型做幕後了。

郭帆實在,開始磨《流浪地球》。

肖央導演天賦差點,《天氣預爆》撲街。

路陽有想法,怎奈捆綁了大冪冪,拍了一部虎頭蛇尾的《刺殺小說家》。

陳思誠最聰明,他玩了一個新套路:先找一部國外佳作,然後翻拍,把背景放在海外,再找國內演員,進行商業化移植。

他不僅自己這樣——《唐人街探案2》,還做了老板,當了監制,扶持一批導演加入這種玩法,比如《誤殺》和最新上映的《消失的她》。

要說執導水準,他沒那麽高,但他就是聰明,能切中市場的G點。

那為什麽把背景放在海外呢?

他弄的這些片子,題材都不太和諧,放在國內有限制。這一點與姚遠雷同,但姚遠的尺度更大,根本目的是出海,陳思誠是出海轉內銷,還是為了國內市場……

單說此刻,五人正要回去。

那位助理大姐急匆匆的趕來,道:“於總要見你們,車在外面等著呢!”

“什麽事啊?”

“我不清楚,反正讓你們去,聽說姚總也在。”

五人莫名其妙,只得背著包,上了車,前往Hugelive的好萊塢辦公樓。一路上,吳京只擔憂晚上的NBA比賽。

……

“姚!”

“好久不見!”

好萊塢大樓的一間審片室裏,紅杉資本的魯洛夫與姚遠擁抱了一下,跟著泛大西洋投資集團的代表也過來問候。

這兩家,都是Hugelive的美國大股東。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一年了,我們都很期待你的首部原創作品,一定不要讓我們失望,這可是價值2億美元的東西!”

魯洛夫半開玩笑的說了一句——他們先期投資了2億美元。

“2億美元換200萬付費會員,你覺得生意有的做麽?”姚遠笑道。

“200萬?這是你今年的目標?”

魯洛夫有點驚訝,提醒道:“全世界的網民都不喜歡掏錢看片,包括美國,想從這些吝嗇鬼的口袋裏掏出8.9美元可不容易。”

“不不,我們一開始的定位就在北美和亞洲,我會在美國和香港挖出這200萬人的。”

“哦,好吧……”

魯洛夫略一思索,便懂了他的發展路線,道:“如果你真能完成任務,華爾街會排著隊為你掏錢的!不過在此之前,我還要看看你們的質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