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天殺的姚遠

“我真的,哭死!姚司令的話打在了我的心尖上!”

“在一片浮躁的互聯網大潮中,麥窩的確是一股清流,從開始到現在,5年老用戶可以作證!”

“我相信司令是個有情懷的人,他才27歲,只比我大1歲。我親眼看著麥窩一路成長,可以感受到他的理念和思想,與我們年輕人一樣有愛有恨,當然也有我比不了的才華。”

“從他小時候在胳膊上刻了一個‘早’字,我就知道姚司令這小子有出息!”

“你們學校是不是叫三味書屋?”

“原來做手機這麽難啊!其實我也覺得高新科技把持在外國人手裏不是件好事,但我表述不出來,看了這封信我算明白怎麽回事了。”

“落後必然會挨打,這是血的教訓!咱們吃飽飯才幾天啊?別說吃飽飯,現在還有很多人餓肚子呢,永遠不要忘記自強自立!”

“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

網友熱熱鬧鬧,公知們卻被戳中了肺管子,紛紛跳出來為洋爹站台。

“中國現在最需要的不是物質建設,而是一些最基本的價值認知,比如人權,比如契約精神!”

“拜讀這封信之後,不禁大失所望,這就是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年輕精英的思想麽?淺薄的令人可笑,陰暗的令人發指,通篇充斥著一股狹隘的民族情緒與被迫害妄想。”

“中國加入WTO已經6年了,但國內企業家的思想還停留在改革開放初期那種野蠻生長的時代,全球經濟化浪潮已然到來,互利互惠,實現共贏才是現代商業所追求的目標。”

“姚司令被自己卡住了脖子!”

這年頭公知的戰鬥力很強大,美國遠程養犬的模式非常成功,日本外務省的經費也足。但是,他們叫囂也得需要平台。

紙質媒體管不了,但只要上網,就繞不開麥窩,因為在這裏發聲的影響力才能達到最大。

姚遠沒刻意禁止,有討論才有熱度,而且幹公知這種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從90年代到現在30年了,還蹦達呢。

他們最早的話術是鼓吹國外,打擊本國,但隨著中國崛起強大,信息開放,這套不太好用了,就換了一套:開始鼓吹國內,貶低國外。

比如有一個很著名的話題:“中國竟然造不出圓珠筆上的那個小鋼珠!”

這本是公知寫的一篇小作文,流傳了好久,很多人深信不疑。直到有一天,這東西被某位大領導看見了。

於是在一次會議上,大領導舉了個例子,大意說:為什麽我們國家鋼鐵產能過剩,結果連圓珠筆芯的特種鋼材都造不出來?

這還了得!

太鋼馬上開始研發,很快就把筆尖鋼研究出來了,轟動一時。然後大家又奇怪,不說這東西很高端麽?為啥我們一做就做出來了?

因為筆尖鋼的市場份額就那麽多,又不是什麽重大項目,我們一直是懶得弄,就算買也花不了多少錢——每年大概需要1000噸,花費外匯1500萬美元左右。

於是乎,“只要中國出手,立馬給你打成白菜價”“中國制造有多恐怖?卡中國脖子就是自尋死路”等等的話題就出來了。

然後很多人開始往芯片上帶:不是中國研發不出來,而是芯片的更新速度太快,等我們制造出來,國外早就升級了,所以沒必要自己研發,早在30年前我們就放棄了巴拉巴拉……

在後世,誰還不是個雜學家啊?靠90年代夏令營那一套不好使了,就改成這種真真假假的話術,堪稱國外戰忽局。

這裏面有新型公知,有無底線的自媒體和營銷號,亂糟糟一批。

……

廣東,肇慶。

白永祥剛從風華高科公司出來,一個副總親自客客氣氣的送到了門口,讓這段飽受冷眼的白永祥大感安慰。

風華高科1984年成立,前身是個小電子廠,以裝配收錄機為主營業務,由省國資委控股。

現在主要做電子元器件,包括電容器、電阻器、電感器之類。

在後世,風華高科成為了行業龍頭,為很多手機品牌供貨,但它做的都是小零件,利潤不高,每年營收大概四五十億。

白永祥是來交流交流的,沒正式談合作,但對方態度很熱情。

姚遠的內部信已經成了公開信,都知道他要死磕手機。魅族缺錢,大家普遍的想法是,魅族會找政府幫忙,畢竟是地方名企,政府會扶持一下。

如果能成,那就是個很棒的合作對象。

“名聲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關鍵時刻真的很有用啊!”

白永祥坐在車裏感慨,莫名覺得魅族這家成立幾年的小廠,忽然有種叫“底蘊”的東西了。

他吩咐司機去下一站,車子行了一段駛上高速,奔數百公裏外的潮州而去——潮州有個三環集團,後世以做手機後蓋、電子陶瓷材料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