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池淺王八多

“那位於老板收購嘉禾,收購院線,創立網絡平台,現在又入主了雙周刊,聽說還跟亞視眉來眼去。

別說她是內地人,就是香港人也不能這麽做。

制片、發行、放映、網絡平台、評論界、電視台,她想一手把控麽?”

“但她這麽些年,確實幫了港片不少。”

“是,我們承認,那也不代表我們希望頭上多一位老佛爺吧?何況也別說什麽幫不幫,都是為了賺錢,現在她過界了!”

張家振敲了敲桌子,重復了一遍:“她過界了!”

“……”

張家振好似黑社會談判,江志強無奈,但也早習慣了這種風氣,他不能、也不敢否認這個“領頭人”位置。

因為港圈就是幫派性質,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帶頭大哥,你敢拒絕,那就混不下去了。

他嘆了口氣,問:“你們想怎麽做?”

“我們也不知道怎麽做,所以來請教你,現在不是打打殺殺的時代了……”

張家振也嘆了口氣,厭惡中又帶著一絲緬懷。

港圈離不開黑社會,這幫人在遭受社團欺壓的同時,卻也享受過所謂的“快意恩仇”,誰跟誰鬧矛盾了,啪一槍幹掉就好了。

美亞、寰亞這些公司也沒心思做電影了,只有英皇和安樂還在活躍。

“……”

江志強沉默良久。

以前,香港仿佛很大,如今,香港慢慢回到了原本該有的位置。這種反差讓大家像極了清朝的遺老遺少,成天念叨著黃帶子的榮光。

但大家偏偏又清楚,北上才是出路,港片就是廢了。

在理智上,江志強不願意開戰,可於老板帶來的壓力太大,萬一她還不滿足,還要收購戲院呢?

那可就真觸動自己的利益了。

百老匯11家戲院,香港最大,嘉禾8家,第二大——可能就是一眨眼的事兒。

過了半晌,他緩緩道:“這些年我們與她合作的太多,無形中被捆綁,也該解開了。內地的華誼、博納、星美都是親港的,很願意與我們合作,雖然他們電影質量參差不齊,現在也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

另外還有中影,政策對我們有利,多與中影親近,在制作、發行、放映上逐步與99娛樂脫鉤。”

“對,是這個道理!”

張家振連忙點頭。

“其次是導演和明星,我們要不惜代價保住自己的頭牌,徐克、劉偉強、王晶、陳嘉上、劉德華、古天樂、郭富城……只要他們保持活躍,我們就有市場份額。”

“最後,在內地做公司,扶植內地的導演和明星,讓他們做我們的代言人。”

“如何做?”

“給資源,給廣告,給獎,金像獎還有影響力,捧幾個新人出來不是難事。他們老一代、中生代都有主了,要找那些年輕的,先捧個影後出來。

我們的錢不夠,可以找李家(李澤楷),李公子對娛樂圈一向感興趣。或者找澳門,澳門一堆人有需求的。”

澳門什麽需求?

利用電影洗刷刷嘛!

總之,這一套東西正是後世港圈所做的,多方合作、力保頭部、扶持內地新人、尋求外部資金。

就是最後這點出事了,提供資金的澳門老板“洗米華”被抓了,還搭進去博納一個跳樓的副總。

這裏面亂的很,細說又廢了,感興趣自己去搜搜。

“……”

張家振聽的心悅誠服,道:“這是長治久安的想法,需要幾年時間鋪墊。”

“唉,無論如何我們得承認港片的時代過去了,以後要低調,藏於幕後。其實都是為了賺錢,只要能賺錢,什麽方式無所謂……”

正說著,張家振的電話響了。

他聽了幾句,掛斷電話,笑道:“看來有人比我們還急!”

“什麽事?”

“亞視觀眾集會示威了!”

“嗯?”

江志強一愣,隨即搖搖頭:嗯,也對,以前打打殺殺,現在都講法治了。

……

“牛啊!”

酒店裏,於佳佳看著電視上的新聞,奇道:“我在好萊塢都沒人示威,在香港撞到,太神奇了!”

只見那新聞播報,在亞視大樓的外面,十幾個人舉著牌子,參差不齊的喊著:“我愛亞視!”

“反對亞視出售!”

“反對亞視成為私人物品!”

“停止內戰,一致向前!”

還算用心,沒找年輕人,年輕人誰看亞視啊?找的都是上歲數的大爺大媽,特別職業化的舉牌喊口號,一看就經驗豐富。

“呸!”

於佳佳啐了一聲,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甭問,肯定是TVB在試探,因為消息含糊不明,TVB想確認一下是不是真的。

亞視和TVB的爭鬥,說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比較著名的像《天蠶變》,徐少強主演,當年稱霸熒屏,打的TVB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