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得講究性價比

最近麥窩用戶的感受非常明顯。

自從激勵計劃啟動以來,有內容、高質量的創作者越來越多,視頻限於個人條件,數量較少,多集中在圖片和文字上。

看作品,是一種非常直觀的感受,大概就是看完之後,情不自禁的發出一聲:臥槽,牛逼啊!

這就算有內容、高質量。

其中,無論是盧正雨的翻拍《無間道》,還是肖央的公益廣告舊作,還是胡戈的音樂小品,亦或是聶海洋的小說,以及姚遠準備的化妝、攝影、遊戲等達人類網紅……在同一階段齊齊爆發。

對新老用戶的沖擊是相當大的,有一種“這社區好屌”的感覺。

更厲害的是金錢刺激,一位創作者簽約之後,上傳了一張截圖,顯示該作品點擊12萬,加上評論、打賞什麽的,竟然有500塊錢的收益。

而這僅僅是一篇教女孩子怎麽選口紅的圖文。

潘潘就更厲害了,坐擁百萬粉絲,正式開始探店,探店自然就有收益了。

龐大的用戶基礎,豐富的話題討論,優質的創作者,使得在今年盛夏來臨時,這個正式成立還不足2年的社區,忽然開始加速前進。

網友們提起麥窩,不再是與天涯、貓撲差不多的概念,而是越來越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印象,區別於其他社區,獨一無二的地方!

而在投票活動中,“麥客”這個稱呼已經獲得了30多萬票,遙遙領先。

……

7月末,暑期。

北電已經放暑假了,校園裏空曠了不少,大門口更是冷冷清清。一個多月之後,這裏將迎來新一批的學生。

北電2004級沒啥名人,中戲倒有幾個,比如佟麗婭和王智。還有半只腳留在洗腳城的喬杉,臥龍鳳雛之一的張一鳴……

王智這會還叫王紫瑄呢。

距北電一墻之隔,便是大名鼎鼎的六公主電影頻道,它跟暑假沒啥關系,仍然緊張忙碌著。

因為明年是個特殊的年份。

1905年,京城豐泰照相館的老板任慶泰,為了給京劇泰鬥譚鑫培賀壽,邀請譚鑫培拍攝了一部30分鐘的黑白默片《定軍山》。

並於12月28日在前門大觀樓放映,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明年是2005年,即中國電影100周年!

各國人民都有這種喜好,在50年、100年之類的紀念日,要搞點盛大的慶祝活動。

電影頻道從年初就開始籌劃,因為國內一向重視意識形態——電影是核心構成,明年肯定有個紀念大會,長老院肯定要出席的。

除了一系列的放映活動,電影頻道汲取了與99合作“電影歌會”的經驗,想搞一出由兩岸三地共同創作的音樂劇,名字叫《電影之歌》。

李宗盛是音樂總監,葉錦添是舞美設計,張婉婷是總導演——拍過《秋天的童話》《玻璃之城》。

這出音樂劇要在國內外表演的,不可馬虎,準備工作特別多。

午後,潘奕林走出涼快的辦公樓,剛在馬路上紮了幾步,腦袋上就全是汗,小跑著到附近的一家飯館,空調冷氣迎面吹來,趕緊擦了擦汗。

“這天真夠熱的!”

“34度而已。”

“34度還而已?那多少算熱啊?”

潘奕林坐下,扯了扯衣領,道:“這可是京城,不是四大火爐。”

“四大火爐算個嘚兒啊,以後都得被篡位,全國上下一片紅,打個雞蛋攤地上,滋啦就熟了,非洲人都得回老家避暑去。”

“扯犢子,還能那麽熱!”

潘奕林對姚遠今天沒請他吃提燈感到欣喜,點了幾個炒菜,問:“你這大忙人怎麽想起找我了?讓於佳佳說一聲不就得了,還親自出馬?”

“事關重大,需要面談。”

姚遠跟潘奕林已經很熟了,也不客氣,直接道:“第一個,我在籌備視頻網站,你們的電影有多少我要多少,網絡版權,並且希望能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第二個,我想贊助你們、京城大學生電影節推出一個新獎項,最佳短片獎!”

“等等!”

潘奕林打斷他,道:“已經有了,叫大學生短片大賽,是電影節的一個競賽單元。”

“競賽單元而已,又不是正式獎項,我要的是正式獎項。”

姚遠表示档次很差,繼續道:“第三個,明年100周年了,我也想做點貢獻,琢磨著拍幾部短片。”

“……”

潘奕林翻白眼,道:“人家有目的,多少還委婉委婉,你是一點都不掩飾啊。”

“這有什麽可掩飾的,我一向真誠待人。”

姚遠還強調一句,道:“但凡涉及錢的事,我認為都很純粹。”

潘奕林想反駁,又沒啥理由。

京城大學生電影節的含金量也就那麽回事,但導演、明星都願意來,一是因為承辦單位規格很高,比如電影頻道就是其中之一;二是這幫大學生都是主力觀影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