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3/4頁)

系統越說越覺得沒毛病,而且這事和它一個無辜的吃瓜系統有什麽關系?

它頂多就是在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為了宿主心情好,不影響宿主考科舉,而選擇進行善意的隱瞞,再加一點延遲通報。

它有錯嗎?沒有!

系統愈發理直氣壯,還覺得宿主應該感謝它的善解人意和適當的靈機應變。

也就是楚婳不知道系統在想什麽,否則高低得讓它見識一下什麽叫做人心的險惡:)

系統:【化肥的宣傳一直有在進行,民間抵制化肥的聲音依然很多,一個是因為化肥的使用有很多限制,不能用少了,也不能用多了,還不能用錯了,種地的百姓大多大字不識,很容易搞錯,這一點被人抨擊得比較多。】

【另一個是因為化肥的研究過程費時了些,很多人都知道化肥好用了,結果朝廷一直捏在手裏不給,卻給了一些富戶和官員。具體解釋是有的,主要是為了實驗,可百姓不聽啊,他們覺得這就是官商勾結,沆瀣一氣。】

提到正事,楚婳的怒氣暫時消除,理智分析:【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

【要想盡快得知那十幾種化肥的用法用量,必須加大實驗力度,參與的人員只會越來越多,而種地最後還是得落到農民身上,很多人根本沒有“保密”的想法。】

【就算你把事實和證據擺在他們面前,很多人依然只願意聽自己相信的,想聽的,聽符合自身利益的,而不會去想這事本身是否合理。】

系統:【是的,在百姓眼裏,官商勾結是正常的,不勾結了他們反而害怕,擔心會有更可怕的事情等著他們。】

主要也是被貪官奸商搞怕了。

這個需要連續幾年十幾年的政治清明、海清河晏,才能令百姓逐漸改觀。

未來幾十年都得靠楚婳這一代的年輕人去做,她已感受到了壓力,也感覺到了老太師老太傅等人為大盛付出了多少心血。

唯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前仆後繼,大盛才能更加富強,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系統覺得鋪墊得差不多就說了下去:【朝廷從《楚婳傳》中看到了宣傳和營銷的力量,也看到了你的個人魅力,這次推廣化肥就立馬給安排上了。】

楚婳緩緩打出一個問號,她有不好的預感。

《楚婳傳》第七冊 大賣到這個程度,不會是朝廷在背後搞鬼吧?

果然!

系統說:【東方恒在前面幾冊裏留下了伏筆,比如看到農民哭著割小麥的時候,你問過“有沒有能讓小麥多長一點的東西?”,你娘回復說“有啊,有肥料”。】

【東方恒寫了一句你的心理活動,說是“那肥料真的有用嗎?為什麽他們還是在哭?”,然後第七冊 中就針對這個展開描寫,說你雖然是官宦人家出身,但是一直沒有忘記祖上也是個地裏刨食的普通農民。】

【說你想改變農民辛苦一年卻收不上幾顆麥子的淒慘困境,為此,你一個錦衣玉食的千金大小姐去了解堆肥是怎麽回事,怎麽做的,為什麽肥料能對麥子有效。】

【你多年深入鉆研,終於總結出一套規律,簡單來說就是:作物和人一樣,太瘦了生病了都得吃藥。你把作物生長所需的能量歸納總結,研究出了兩種化肥,其他的化肥都是在這基礎上展開的。】

楚婳:【那他是怎麽解釋我拿出化肥,卻沒給出具體用法和用法的?】

系統:【他說這就跟大夫一樣,知道某種藥有用,可具體該用多少,怎麽用,每個大夫都有不同的想法,甚至一種藥用了好多年還會有大夫開發出別的用法,這都是很正常的。】

【你把化肥做出來了,只是理論上做到了,具體該怎麽做,還得看專業人士。就算是在地裏幹活一輩子的老農民都不敢拍著胸脯打包票,何況是一個不下地的千金大小姐呢?】

楚婳:【……人才啊,這都能讓他圓回來。】她現在相信東方恒的話本沒有朝廷在背後使力,也能賣得很好了。

【他都說我不下地了,難道就沒有人不相信我這個業余人士做出來的化肥嗎?沒有人質疑也太不科學了!】

系統:【當然有啊!】

【那些堅持不用化肥的人,就是用“不下地的千金大小姐怎麽可能做出好東西?”的理由來勸說別人的,甚至說你“肯定是搶了其他農民的成果”。】

不等楚婳變臉,系統就說:【更多人還是看到了化肥的功效,並不在乎化肥是怎麽來的,有些人是因為你前面拿出那麽多好東西,覺得你再拿出一樣化肥也不奇怪。】

【有些人則是覺得如果要給你堆功績,其他功績不好嗎?為什麽非要是化肥呢?而且化肥那東西究竟是什麽做的,很多人連看都看不出來,有經驗的老農民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