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頁)

“她都決定上交了,應該提前想到了上交後會有什麽結果。”

“她現在是上交了,可要是提出太過分的要求,她也可以拒絕。”

“她生在大盛,長在大盛,大盛有她的父母兄弟,軟肋皆在,不怕她不配合。”

“再怎麽樣,她也是為了大盛上交的,我們不能讓功臣寒心。”

“看來有些人是忘了楚婳除了系統,還有其他你們沒有的才能?”最後這句話頗有一點地圖炮的意味。

被炮灰到的眾人憤怒扭頭,看到說話之人後又默默挪開眼神。

宣威將軍有大量軍功在身,曾是皇帝的伴讀,地位特殊,又是楚婳的武學和兵法老師,前兩天剛替楚婳轉交復合弓的圖紙,太有資格嫌棄他們了。

福瑞親王本來打定主意不大半夜進宮議事了,無奈今天的事確實要緊,不管是抓間諜還是上交系統。

早在百官嘰嘰喳喳一通胡說的時候,福瑞親王就不耐地閉上眼睛,十分後悔自己再次心軟。

眼看宣威將軍怒了,他撩起眼簾瞅了瞅老太師和老太傅。

其他人也在偷瞄老太師和老太傅的反應,想借此判斷後續該怎麽做。

這兩位的護短可是出了名的,肯定會有所動作!

令人驚訝的是,二位沒有什麽明顯的神色變化,好似他們吵了半天,話題中心人物並不是楚婳。

這就更讓人警惕了!

戶部尚書就在這個當口跳了出來:“既然你們都只在乎系統,那楚婳就是我戶部的人了!”

話音剛落,就被順天府尹、刑部尚書、大理寺卿三人一起懟到了臉上:“你在想屁吃!”

對抗的時候是默契了,對抗完了又開始內訌:“她是我們順天府刑部大理寺的!”

見到眼前的這個情形,皇帝竟然有些欣慰:可算順眼了!

“當務之急是楚婳會用什麽辦法上交系統,又該怎麽應對。”

皇帝都開口了,百官不敢不聽從,只能順勢而為。

宣威將軍先打了個樣:“眼下她無法上朝,也沒有資格面聖,應該會通過讓三位老師轉交信件的方式進行說明。”

有托宣威將軍轉交復合弓圖紙在前,這個辦法很有可信力,引得大多數人的認同。

也有一部分官員認為楚婳可能托楚平、五皇子或者錦衣衛轉交,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不能完全撇除。

接下去的議題是:系統的事朝廷早就知道,這件事應該告訴楚婳嗎?

戶部尚書耿直地表示:“系統遲早能查到,為什麽不說?楚婳知道了,就不會在外面吃瓜。”

順天府尹附議:“楚婳願意主動上交,足以說明她對朝廷的信任,與其讓系統查出來,讓楚婳對朝廷產生疑慮,不如開誠布公,更能促進雙方的友好合作。”

刑部尚書選擇從其他角度進攻:“倘若是在座的各位擁有了它,可會選擇上交?到那時,各位是希望得到朝廷的全然信任,還是有所保留?”

這一記捫心自問,戳中了很多官員的心巴。

如果是他們綁定吃瓜系統,最初的選擇必定和楚婳一樣:藏起來,自己慢慢吃。

等到摸索完系統的全部用法,確認對自己和大盛沒有威脅,到那時是否上交就是個人選擇的問題。

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都希望朝廷能對自己更信任一點。

此議題在眾人的沉默中通過,下一個是:怎麽使用系統。

宣威將軍:“查間諜。”

戶部尚書:“抄家。”

順天府尹:“查案。”

吏部尚書:“尋人才。”

聞言,正要開口的刑部尚書詫異地看了過去:你怎麽也插了一腳?

如果可以,吏部尚書不想參與,可二把手是東夷派來的間諜這件事給他帶來的沖擊太大了,以至於他現在看誰都有間諜嫌疑,看誰都覺得不是好人。

“皇上,自系統出現後,查了許多案子,朝廷已經更換了不少官員,此番查找間諜一事必定又會拉下不少官員。”吏部尚書發出撕心裂肺的呐喊,“缺人啊皇上!”

皇帝:“……”

百官:“……”

聽到了聽到了,別喊那麽大聲。

比起貪汙抄家和查其他案子,官職空缺一事確實更為要緊些。

吏部侍郎安排的官員中肯定有一些有問題,從上到下一波更換會產生許多動蕩,要是不及時補上空缺,幹活都找不到人,還談什麽抄家查案?

當下,百官就開始扒拉自己認識的人中有沒有適合上位的。

*

第二天,楚婳一早醒來就聽到系統報告昨天禦書房之事,知道君臣的傾向。

楚婳便如百官所言,寫了一封信托宣威將軍轉交,她在信中簡單描述系統的能力,而後表明自己想為朝廷查找間諜的心願。

言辭懇切,表達直接。

皇帝看後龍顏大悅,當天就宣楚婳進宮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