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3/3頁)

“丟了幾顆夜明珠,丟了一批貨的案子也讓楚婳查?朕的私庫丟了那麽多東珠,朕讓她查了嗎?”

“怎麽?楚婳現在是順天府尹還是刑部尚書還是大理寺卿,什麽大案小案都得她來查?”

說得太順了,一句“你們的烏紗帽是不是也要讓她來戴?”差點沖口而出。

皇帝險險咬住舌尖,沒把這句極容易替楚婳拉仇恨的話說出口。

他還指望著哪天楚婳上朝,和系統一起帶飛他這個皇帝呢,可不能現在就替她豎敵,還是三個三品大員。

天子一怒,眾人噤若寒蟬,老老實實低頭挨罵。

等皇帝罵完,順天府尹、刑部尚書、大理寺卿撿起案卷和報告一看,頓覺離譜。

他們交給楚婳的案子都經過精心挑選,要麽特別難查,要麽極為著急,結果時間一久,看一切步入正軌,許多事情就交給屬下去辦,沒有次次把關,以至於出現這樣的疏漏。

他們也跟皇帝一樣吃膩了破案的瓜,沒空的時候瞟一眼報告就過去了,沒注意到裏面的貓膩,也不知道類似的事件發生多少次了。

事情都已經發生,還捅到了皇帝面前,再說自己不知情也晚了,一個失察之罪早已板上釘釘。

三人當即告罪:“是臣等失察。”

他們利索認罪的態度,令皇帝的臉色有所好轉,很多話也不必再拿出來紮心。

“先前你們總在朕面前爭她要去哪,朕以為你們很看重她,經此一事,她對你們的印象恐怕就不太好了。”

順天府尹、刑部尚書、大理寺卿的臉色瞬間黑了一半。

楚婳對他們三個部門的印象不好,對戶部的印象卻很好,戶部尚書護楚婳就跟護犢子似的,天天喊著楚婳就該是他們戶部的人。

這事一出,以後楚婳不會去戶部吧?

那不行!絕對不行!

順天府尹自我檢討:“此事是臣監管不力,必向楚小姐當面致歉。”

刑部尚書緊跟其上:“日後每一份遞交給楚小姐的案卷,臣都會親自把關。”

大理寺卿晚了一步,又不好跟他們倆一樣,選擇另辟蹊徑:“臣會減少向楚小姐求助的次數。”

大理寺卿這話一出,順天府尹和刑部尚書瞠目結舌:你夠狠!

皇帝微微一笑:“錦衣衛回稟,楚婳不會再接你們的案卷了。”

三人呆若木雞,怎會如此?!

案子沒有好好檢查就送到楚婳那邊,是他們不對,可這件事就把人給徹底得罪了嗎?怎麽就不接了呢?

他們已經體驗過被楚婳和系統帶飛的爽感,絕不想再回到查個案子差點禿頭的過去,不知道怎麽才能把人哄好,當即就有些慌亂。

老太師和老太傅了解皇帝,看出皇帝在幸災樂禍,也就沒有多話。

他倆早發現楚婳被輕視、被利用,只是考慮到將來進入官場以後,這樣的日子多了去了,就想等楚婳自己反應過來再行反擊,也是一種難得的經驗。

他們想過許多可能,比如楚婳退回案卷,和順天府尹他們好好談談等等,唯獨沒想到楚婳會把這件事捅到皇帝面前,來一招釜底抽薪。

可以啊。

老太師和老太傅對視一眼,在死對頭的眼裏看到了同樣的滿意之色——孩子年輕氣盛,可以理解,而且招數狠一點,總比招太弱來得好。

皇帝看完戲讓順天府尹、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回去,向老太師和老太傅問起了授課進度。

老太師和老太傅一一作答,總體上來說,楚婳的進度是最快的,南宮靈次之,五皇子最慢。

學習速度和年齡有關,也和南宮靈入學最晚有關。

皇帝心中有數,問起這個也只是稍作了解,而後說出自己真正想問的問題:“太師和太傅認為,楚婳何時入朝最為合適?”

早在之前,皇帝就在各處為楚婳提供方便,讓朝中不少官員隱隱察覺到他的傾向。

今天是皇帝第一次說出口——他急了。

也是。

算算時間,吃瓜系統出現至今也有一年多了。

牛痘防天花,青黴素治感染,貪官汙吏被抄,西戎探子被抓……大盛從楚婳和系統身上陸續獲得了不少好東西。

在今年確認金雞納霜能治瘧疾,收獲高產作物紅薯後,皇帝想要的東西更多了。

可惜,注定是要失望的。

老太師搖頭:“還不到時候。”

皇帝:“……”都沒給一個確定的時間,這可真是親老師!

老太傅就更過分了:“老臣認為,下下屆科舉或許可入場一試。”

皇帝:“……”

科舉三年一屆,也就是說還得再等五年。

而且,在那之前,他是不是還得為她鋪平女子科舉的道路?

啊啊啊虧了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