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3頁)

一看這種情況,百官連“皇上息怒!”都不敢喊,就怕喊出來的下一刻,皇帝手上的那杯茶就要砸下來,跟著就是一句“你們讓朕怎麽息怒?!”,他們回什麽啊?

眾人互相使著眼色,誰都不敢當那只出頭鳥。

片刻後,照舊是老太師先出來當救火隊員:“啟稟皇上……”

前朝出過同樣的亂子,大盛開國之時總結過經驗,科舉試題之中也出過相應的題,該怎麽解決,所有人心裏都有數,老太師就幹脆一次性全部說完了。

“當務之急是封住礦場,收繳假銅錢和模具,將相關涉案人員全部抓捕歸案,按律嚴懲,盡快將流入市場的兩百多萬假銅錢追回來。”

一個臨時搭建的草台班子制作出來的假銅錢,短時間內或許能夠以假亂真,卻逃不過那些精明之人的眼睛。

假銅錢在市場上流通的數量越多,時間越久,越容易被人發現其中的貓膩。

銅錢是會生銹,但不會如此大批量地生銹,連生銹的位置、數量都差不多。

這群人受利益驅使,眼看沒被人發現,必定會加快鑄造的速度和流入市場的速度。

一旦“駐軍鑄造假銅錢”的消息傳揚出去……大盛境內不知道潛藏著多少西戎和北狄的探子,這麽好的機會送到眼前,換成他們也不會錯過。

什麽大盛朝廷管理不善、克扣軍餉還是輕的,要是被說成是朝廷腐敗、官方私鑄銅錢,就算事後他們說抓到了罪魁禍首,西戎、北狄也能說他們是棄車保帥,故意推出一只替罪羊。

如此一來,從皇帝到百官,所有人的身上都被潑上一桶難以洗清的汙水。

這也是皇帝快氣瘋了的原因:他什麽都沒做,就要被人潑臟水了,還是洗都洗不清的那種。

“此事必須盡快辦理!一個月,頂多一個月!”

一個月時間也太緊了,百官盡皆皺眉。

宣威將軍:“京城離巖縣足有兩個多月的路程,快馬加鞭也得一個月。用八百裏加急傳遞命令,快是快,就是容易打草驚蛇。”

最快的辦法就是楚勤調用金陽縣的駐軍,利用欽差大臣的身份辦事,從金陽縣趕去巖縣只要三天,快一點可以兩天。

皇帝忽然想起一件事:“林友,裴明成到哪了?”

自裴明成離京調查《紅廂記》和裴明成小叔被殺一案至今已有三個月,這些案件證據確鑿,頂多就是路上來回耽擱時間久一些,要是離得不遠,可以讓裴明成過去一趟。

楚勤今年剛當的官,不如裴明成這個錦衣衛副指揮使經驗老辣、心狠手辣,後續痕跡要是處理得不夠幹凈也會很麻煩。

百官秒懂皇帝的打算,此事交給裴明成來辦,確實更為穩妥些。

林友:“按行程計算,他已經到鄧州了。裴明成的二叔是鄧州知州,上次他派人送信回來,請求在那過完年再回京。”

皇帝想起來了,他看在裴明成多年功勞的份上同意他在外過完年再回來,同意得好啊!否則就沒有又近又好用的屬下了!

他要做兩手準備!

皇帝忙道:“林友,派人加急趕往鄧州,令裴明成盡快趕往巖縣,必要時可先斬後奏。”

錦衣衛是沒有那個權利,可楚勤在那啊,皇帝說他之前就給了楚勤先斬後奏的權利,錦衣衛說奉皇命辦事,百官敢說皇帝撒謊嗎?

他們現在恨不得錦衣衛能插上翅膀飛到巖縣,把那一群人的腦袋全砍了,保住自己和朝廷的名聲呢!

林友:“臣領旨。”

一批錦衣衛帶著皇帝的聖旨和密旨,帶著君臣的熱切期盼,頂著大年三十的風雪飛速趕往鄧州。

同一時刻,有一批蒙著面的黑衣人悄悄翻墻進入楚家。

今晚吃了個大瓜,楚家很多人翻來覆去很晚才睡著,此時睡得正熟,是下手的最佳時機。

快!

楚婳住在這邊。

沒人,快!

黑衣人互相打著簡易手勢,從楚家外圍一點點地靠近千畫居。

他們已經趁著過年人員進出頻繁雜亂的時機,派人提前進來摸索過路線,也知道楚婳身邊只有賈衣、蔡剛兩個錦衣衛保護。

由於賈衣、蔡剛都是男人,不好總在楚婳的閨房待著,所以他倆一般守在門外,聽到動靜才會沖進去。

只要派人引走這兩人,對付一個不會武功還在睡覺的姑娘,這還不容易嗎?

領頭的黑衣人打了個手勢:去。

有兩個黑衣人當即翻過千畫居的墻進去,他們一露面,守在門外的蔡剛就抽出繡春刀迎了上去,黑衣人且戰且退。

就在這時,領頭的黑衣人又打了個手勢:去。

有兩個黑衣人上了墻,搭弓射箭,對準了賈衣。

賈衣和蔡剛都被牽住手腳,就在領頭的黑衣人準備打第三個手勢的時候,一道黑夜中的冷光劃過,他的脖子上出現一道血線,鮮血噴灑在潔白的雪上,像是開出了一朵朵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