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3頁)

明天皇帝還得早早地帶著百官去太廟祭祖,儀式禮節相當繁瑣,希望他們能撐住吧。

楚婳暗暗祈禱,同時又為自己不必受此等苦楚而慶幸。

【大半年的時間鑄造了五百多萬,一天兩萬枚,這效率……算低還是算高?】

主要還是她不了解鑄造銅錢本身的難易程度,以及鑄造的人一共有多少,沒有一個固定標準,很難衡量。

系統:【算高的,他們不是收來銅錢直接融,而是從采礦開始。】

【那邊有一個不大的銅礦,需要開采、冶煉之後才能鑄造銅錢,那群人一開始沒什麽經驗,模具不對,技術不成熟,做出來的假銅錢薄厚差距很大,字體有清晰有模糊的,一上手就能看出不對,根本用不出去。】

【等他們調整到薄厚和真銅錢差不多的時候,又覺得新鑄造的銅錢太新了,沒什麽磨損痕跡,很容易被看出不對,就開始研究怎麽造假、做舊,以假亂真。】

【等在銅錢表面做出能夠以假亂真的銅銹,令經常做生意的商販難以察覺,可以順利流通的時候,好幾個月過去了,所以他們制造五百多萬假銅錢的時候只有三個月。】

這麽算下來,一天鑄造六萬枚銅錢,效率確實算高的。

光是聽系統的簡略形容,楚婳都能想象到這群人在鑄造假銅錢的過程中遇到了多少問題。

【聽起來怎麽像是臨時搭起來的草台班子,不是找專業造假人員幹的?】

系統:【是這樣的,因為這個班子最初是當地駐軍自己搞的,沒找專業造假的技術人員,不過我覺得私鑄銅錢這樣容易掉腦袋的事,一般人也不願意幹吧?】

楚婳:???

眾人:???

駐軍私鑄銅錢?他們缺錢了?難道有人私吞軍餉,逼得他們活不下去了嗎?

前朝就有過類似的情況,末帝只顧自己快活,不肯給軍隊發軍餉,總要用各種理由這扣一點那扣一點。

將士們實在活不下去,就把附近的銅礦給圍了起來,自己鑄銅錢給自己發軍餉。

官兵帶頭私鑄銅錢,民間也有富戶、商人動起了歪腦筋,你可以幹,我也可以幹,各種各樣的假銅錢大量流入市場,生產力和商品總數不變,物價自然而然上漲。

原本一個雞蛋只要三文錢,後來竟漲到了十二文錢。

這也是楚婳一聽到有人私挖銅礦就開始警惕的原因:大盛幾任皇帝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好不容易過點安生日子,實在禁不住折騰了。

楚婳:【國庫再窮也沒克扣過軍餉,當地駐軍為什麽這麽做?】

前些年國庫困難的時候,皇帝和百官不是沒動過軍餉的主意,朝廷每年的軍餉支出是一筆極大的數字,稍微克扣一點就能轉圜。

只是兩任皇帝都把皇子丟去從軍,帶頭駐守邊疆,做出那麽多改變,軍餉一旦被克扣,他們擔心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只能勒緊褲腰帶,再想其他辦法。

系統差點無語到翻白眼:【因為那個黃千戶是個大賭徒,把自己賭得傾家蕩產不說,還不肯收手,總想著借點錢下一把就能翻盤,拿要發下去的軍餉去賭。】

【結果可想而知,十賭九輸,他把軍餉給輸光了,下面的士兵拿不到錢肯定要鬧啊。大盛從不克扣、延遲軍餉發放,他找不到其他借口,只能想其他辦法。】

【他找人借了利子錢,先把軍餉發放下去,然後再想辦法彌補這個欠錢的問題。短時間內哪有能賺那麽多錢的辦法?恰好駐地有一個小銅礦,他又有一個兄弟會木匠手藝,就讓兄弟做個銅錢的模板。】

楚婳也無語了,與其動這種容易掉腦袋的主意,你怎麽就不幹脆戒個賭呢?

她知道戒賭快和戒毒差不多了,戒起來非常難,可再難也難不過掉腦袋吧?

系統:【這事一旦幹起來,動靜就很大,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瞞住的。被其他人知道後,那些人為利益所迷,也要摻一腳,參與的人越來越多,也就形成規模了

【這姑娘的家人被騙去開礦還是早的,那時候他們的心還沒這麽冷,把人賣到遠一點的青樓賺一筆錢,等後面有人發現他們的秘密,那是直接殺了了事的。】

而這也全了楚婳的疑惑——掉腦袋的事被人發現了,這些人居然沒有殺人滅口?

孟航不在,楚婳沒法讓孟航去刑部尚書或者大理寺卿家送證據,系統也就沒有多說,省得說多錯多,改說安全點的內容。

系統:【這姑娘要不是聽說你哥作為欽差大臣,一路下來辦了不少貪官汙吏,確定是清官、好官,她還不敢說呢。】

【本來當地縣令要找的是最紅的那個紅牌,姑娘聽說要伺候的是欽差大臣,趕緊對紅牌又是下跪又是求情的,求她把這個機會讓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