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4頁)

系統:【讓李宸去順天府告狀怎麽樣?】

順天府尹倏地擡頭,可以啊!

盡管不太符合規矩,卻是個過明路的好辦法。

昨晚君臣已經商量好該怎麽處理這事,錦衣衛副指揮使連夜趕去宜寧縣取證拿人,盡量為大盛保住那位快被冤死的清廉縣令李河,就差過個明路省得讓楚婳起疑了。

楚婳:【按大盛律例,案件必須通過縣、郡、州、府、中央一級級地往上告,這就是逐級告狀。李宸從縣告到順天府,就是越級上訴,一句話還沒說就得受刑四十棍。】

【李宸從宜寧縣一路趕來,風餐露宿,被人追殺,掉進河裏,刀傷、擦傷、風寒都在短短時日中經歷了個遍,現在就是憑一腔憤怒撐著,你猜他能熬過這四十棍嗎?】

系統:【嘶——】

皇帝、百官:嘶——

昨晚他們光顧著看李河一家遭遇多少不平對待,看李宸還活蹦亂跳的,以為他年輕身體底子好,怎麽聽楚婳的語氣,不是很好的樣子?

難不成半夜發燒了不好了,他們還沒收到消息嗎?

刑部尚書退後兩步,對同為正三品的順天府尹道:“輕一點?”

刑罰都是有技巧的,有些是外表看著慘不忍睹,實則內裏分毫不傷,有些是外表看不太出來,實則裏面已經傷筋動骨,只要找兩個有經驗的衙差有技巧地打就行。

順天府尹自然知道,但是……“她知道嗎?”

刑部尚書:“……”

這些都是內部人員才能知道的潛規則,楚婳知情的可能不大。

“讓她爹去說。”

刑部侍郎痛苦面具:“楚平不一定知道。”畢竟部門不同。

刑部尚書:“……”

順天府尹:“……”

又一次痛恨楚平這官小,人還不上進!

但凡楚婳是刑部尚書、刑部侍郎或者順天府尹的女兒,哪還有那麽多煩心事?!

同一時刻,皇帝也在暗暗感慨:楚婳要是朕的女兒,哪還需要這麽多虛頭巴腦的?面對面聊兩句,直接幹就完事!

系統:【李河危在旦夕,這事也不能拖,要不婳姐你寫個奏折參他一本?】

皇帝:“……”

百官:“……”

這一人一統真的一個比一個虎啊。

楚婳:【禦史才有聞風而奏的權利,魚嘉言狎妓那事還能說是都在京城,出門時偶然聽到什麽風聲,錦衣衛找到證據,無可抵賴。】

【宜寧縣遠在千裏之外,我不好解釋消息來源,而且光是李宸手中的證據,要想徹底搬倒那些人還遠遠不夠。你給的情報清楚是清楚,可沒有來源,不可信啊。】

系統秒回:【要麽你找個禦史上奏,要麽就說你在宜寧縣那邊做生意聽到的。】

【正好辣椒在宜寧縣!南方把辣椒當成觀賞植物,宜寧縣那邊已經吃起來了,你就說派人出去做生意聽到的唄。】

楚婳:【雙管齊下吧,我等下過去偶遇個禦史試試。】

禦史們:???

禦史們:!!!

還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楚小姐真是我等的貴人!

楚婳擁有系統這等絕不屬於大盛手段的東西,皇帝和百官心知肚明,卻不能記錄在案。

否則後人一看:系統?什麽系統?大盛皇帝和官員都在說笑嗎?這個朝廷從上到下看著都不太對勁的樣子。

因此他們能靠吃瓜系統搜集情報,卻不會把消息來源一一記錄。

目前為止查貪汙、抄貪官的功績基本都落在錦衣衛和戶部的頭上,前者能說是“暗中探訪所得”,後者能說是“查賬所得”,消息來源合情合理合法。

這些天,兩大部門的人跟著楚婳大展身手,瓜分而來的功勞看得其他部門的人十分眼紅,很想分一杯羹。

刑部和大理寺就等這事過後調楚婳過去,讓他們也能靠系統的情報立點功。

禦史台由於職責所在,從未妄想過,沒想到還能輪得到。

禦史們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有的已經閉上眼睛打起了腹稿。

世人都說禦史聞風而奏,風言風語,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參個不停,可監察百官本就是禦史的職責,他們總不能光拿俸祿不幹事吧?

京中的大事不常有,那他們就得用小事開刀吧?總得證明自己沒有白吃飯。

難得有確鑿證據在,參!狠狠地參他一回!

半個時辰後,今日的早朝順利結束了。

皇帝下了高台,沒急著回去,拉著貼身太監陳九躲在一旁看熱鬧。

其他官員捶捶腿、揉揉腰,一副站久了有點累得歇歇的模樣,誰都不急著離開。

唯有禦史台的諸位禦史們,不管是上了年紀還是年輕力壯,各個健步如飛,很快就走到了五品官員那一列。

楚婳出列:“各位禦史大人,不知可否借一步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