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4頁)

“以前大盛沒有它,不照樣這麽過來了?”

“一個還不知是人是鬼的東西,還是早點消滅好。”

討論著討論著,一眾官員竟當著皇帝的面吵了起來,你一句我一句,吵得臉紅脖子粗。

原本怒極的皇帝悄然坐回龍椅之上,好整以暇地看著他們吵,沒有一點勸架的意思。

勸什麽勸?他恨不得鼓鼓掌,讓他們多吵吵,最好吵得上頭,吵到失去理智胡言亂語。

只有這樣,他才能知道朝堂之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明知系統對大盛有大利的情況下,因害怕系統暴露他們的秘密,要楚婳非死不可。

皇帝甚至悠閑地開始品茶。

福碩親王作為宗令,只處理皇族的事,不幹涉朝堂。

他就像個和一切都毫無幹系的第三者,冷眼旁觀著這些人企圖為一己私利殺死楚婳和系統。

看著看著,福碩親王發現皇帝呷了一口茶,又吃了一塊糕點,似乎把大臣們快擼袖子打起來的場面當成了美味的下飯小菜。

福碩親王:“……”

就皇帝現在的表現,和剛剛那個快要怒發沖冠的人,簡直判若兩人。

或者……福碩親王眉眼微垂,皇帝不會是故意在演他們吧?

果然!你們當皇帝的,心都臟!

直到小半個時辰後,這群人吵得口幹舌燥,聲音嘶啞不得不停下來,太監們送上茶水,他們忙著潤嗓,禦書房終於安靜下來。

老太師旁觀許久,見時機差不多了,給了戶部尚書一個眼神。

戶部尚書早就等不及了,忙道:“四年前的賬目即將清算完畢,這個時候誰跟我搶楚婳,別怪我讓你們一整個部門都領俸祿欠條!”

“噗——”有官員不小心噴了茶。

“咳——”有官員不小心嗆到了。

眾官員無聲譴責戶部尚書:你這未免太光棍了吧?

俸祿欠條,這是一個說起來有點好笑的事。

四年前整個大盛處處天災,拆東墻補西墻仍然有著巨大的銀錢漏洞,官員們的俸祿自然不可能按時發放。

整個戶部的所有官員愁成了苦瓜臉,急到滿嘴起泡,誰都不知道該從哪弄點錢來。

後來,現戶部尚書原戶部侍郎從夫人那聽說欠條一事,給當時的戶部尚書袁維出了個主意。

袁維一聽,發俸祿欠條可以不用發銀子,好事啊!

於是,京中官員拖欠許久的俸祿總算發放下來了,以欠條的形式,讓他們等國庫充盈以後再憑欠條領取俸祿。

你說俸祿沒發吧?人家發了。

你說俸祿發了吧?銀子沒到手。

那一整年,大盛所有京官領的都是俸祿欠條。

若有些人家實在困難,就去關系好的同僚家借用銀子,再以俸祿欠條抵債。

最困難的時期度過以後,國庫有了點錢,慢慢地開始發放俸祿。

只是因為欠得太多,還起來不太順利,有些家裏不差錢的官員等了好幾年才憑欠條拿回所有俸祿。

所有人好不容易忘記那段時間,又被戶部尚書拉出來提醒,那心情……別提多糟了。

——你個糟老頭子還敢提?要不是你,我們至於領了一年的欠條嗎?!

他們怒目而視,戶部尚書半點不怕,反瞪回去:“楚婳來戶部八天,國庫已經抄進來了八千萬兩,還不包括那些古董玉器字畫,是國庫豐盈的最大功臣。”

“別說一個江南,就是十個江南都夠賑災了!大盛開國一百一十七年,哪一年國庫有這麽多錢?哪一年戶部撥款這麽輕松寬裕過?”

“你們誰要不服,去戶部幹上一天,多的老夫也不要求,只要一天能進賬一千萬兩,這個戶部尚書的位置就讓你來坐!”

老實人發怒了,字字句句都戳在所有官員的脊梁骨上。

——你有本事查貪汙抄家掙錢嗎?

——沒本事,還想弄死老夫的人?

——快給老夫閉上那張一天到晚就知道瞎搞的臭嘴!

——你再逼逼一個試試?信不信老夫讓你這輩子都只能領俸祿欠條?!

眾官員:安靜如雞。

禦書房寂靜得只能聽到皇帝喝茶的輕微聲響。

為什麽大盛開國這麽多年一直沒錢?

因為前朝皇帝太能花錢了!他還欠錢不還啊!

建富麗堂皇的宮殿,修由南至北的運河,造三層樓高的大樓船等等——享樂的事他是一件沒漏。

民工征了,木材征了,磚瓦征了,款項卻一直拖欠著,商戶和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銀錢的事他是一點沒想。

大盛是把前朝給推翻了,可要想安邦定國、穩定民生,只能認下前朝的拖欠到處填窟窿。

否則大盛是建了,百姓死了大半,或者逃到其他鄰國去,那還有什麽用?

窟窿一填就不可能半途而廢,那些年大盛國庫的錢幾乎是還沒進去就被用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