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摳門皇帝(第2/3頁)

瞧見道光皇帝幹瘦的畫像,他不禁皺眉吐槽道:

“永琰是怎麽養孩子的?怎麽把朕的嫡孫給養的這般消瘦?”

無人搭理弘歷,老愛一家人的視線都在掃視著畫像旁密密麻麻的方塊小字。

因為乾隆朝的大力禁煙,鴉片戰爭自然是不可能再次在道光朝重演的,乾隆把目光從嫡孫畫像上移開,瞧見史料開篇就寫了道光皇帝是清朝唯一一個靠著嫡長子的身份順利即位的人,不禁欣慰的點了點頭。

想來是缺什麽就最期盼什麽,不是嫡子的弘歷對“嫡長子繼承制”也是有些執念的,他將自己與富察皇後所生的倆嫡子都曾秘密立儲過,可惜結果均不好,瞧見嫡孫即位了,心裏是非常舒心的。

等再繼續往下看,瞧見文字記載著道光皇帝平生異常節儉,禦膳往往一頓都有二十多道菜,道光將其減到四道,宮中的後妃們等閑連頓肉食都吃不到。

他自己身穿的明黃色龍袍上綴有補丁不說,每逢召集官員們商談朝政了臨近飯點都得讓官員們全都離宮,因為道光爺不管飯,繼後佟佳氏乃是聖祖爺孝懿仁皇後的玄侄孫女,出身顯貴,四十歲整壽時好不容易舉辦一次慶典了,他竟然用清一色的京城打鹵面來宴請文武百官,甚至為了減少後妃們的月例,道光的嬪妃們大半都被降過位份,這種近乎自虐的節儉方式是用度奢靡的乾隆萬萬理解不了的。

他錯愕地轉頭看著一眾長輩們驚呼道:

“汗瑪法,綿寧是怎麽回事兒,別的時空裏到他那個時候大清國力式微,他扣扣搜搜就算了,怎麽這裏也變得如此節儉?身為一國之君在皇後的千秋節上用打鹵面來設宴,這不被後人們給笑話嗎?”

“弘歷堂弟,這上面寫了,打鹵面宴席八成也是不存在的,因為《道光實錄》上明確寫了‘皇後千秋節,不設宴席’。”

乾隆聞言徹底繃不住了,感覺從頭到腳都要裂開了,他原以為打鹵面宴已經尷尬的讓他腳趾扣鞋底了,真實情況大概率是連打鹵面都沒有啊,因為千秋節壓根不設宴,命婦們進宮給皇後娘娘行完禮後就要離宮了。

“嘖!生於道光朝的後妃們可真慘啊,她們平常連肉都吃不著那不得瘦的被大風一吹就要刮跑了?”

老十邊說邊“哢嚓、哢嚓”啃著手裏的凍梨,看著胤俄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樣,老大也忍不住了,擡手從老十左手裏扣出來個完整的凍梨也放在嘴裏“哢嚓、哢嚓”了起來。

不止乾隆納悶此方世界裏道光的摳門原因從何來,弘晞也不解,畢竟此大清非彼大清,這裏的國運早在乾隆朝時期就徹底改變了呀。

他蹙著小眉頭將手指在觸摸板上又繼續往下滑動,才找尋到了蛛絲馬跡。

“汗瑪法、弘歷堂弟,嘉慶即位後是個瘋狂的基建狂魔,祖輩、父輩替他把能打的仗都打了,他當政時國內國外都沒有戰事,就將大把大把的銀子用於修鐵路、修水泥路、修水利工程等。”

“乾隆朝時期計劃的要以豫省為中心修建出來的‘米’字形鐵路網也是嘉慶朝完成的,除了這些鐵路建設外,嘉慶朝還在全國各地建了多所育幼院、養老院、並在外城和京郊修了不少廉租房專供來京城中打拼的有能力的老百姓們租用,因此嘉慶皇帝駕崩後才被稱為‘仁宗’的,弘歷,你看看你兒子雖然在史書上評價不算高,但百姓們還是很認可這個脾氣好的皇帝老爺的。”

“是嗎?讓朕瞧瞧。”

聽到這近乎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話,乾隆的眼睛也亮了,忙又將腦袋往電腦屏幕上湊。

看到嘉慶搞基建,乾隆還是挺欣慰的,當瞧見嘉慶把那“八億兩”用完後,選出來管國庫、內庫錢袋子的人能力不濟,直接使得乾隆朝時期每年國庫能達到八千萬兩的收入直線下降為每年僅入庫一千多萬兩,內庫中除了祖宗們留下的文玩珠寶外,現銀也不怎麽多時,臉上的笑容就僵住了。

“哼,國庫沒錢了,永琰這小子才知道和珅殺早了吧?”

乾隆冷哼一聲,又看到道光即位後東拼西湊、各種節省開支才勉強把國庫收入從一千多萬兩提升到了兩千多萬兩,弘歷皺起來的眉頭都險些能夾死蒼蠅了,忍不住張嘴嘟囔道:

“沒錢就想辦法賺錢啊,綿寧摳摳搜搜的作用也不大啊,兩千多萬兩連讓朕打兩次遠征的軍餉都還不夠呢。”

“唉!這父子倆可真是行啊!沒一點經濟頭腦。”

看著乾隆搖頭嘆氣的嘲諷兒孫們,康熙笑道:

“弘歷,節儉是美德,綿寧確實扣門的令世人震驚,不過你也的確用度太過奢靡,你可知你平時一日的花銷就抵得上朕和東宮加起來足足一個月的花銷了?”

看著自己祖父一臉和藹的模樣,乾隆不禁微微有些臉紅,他花的多不是也掙的多嗎?銀子賺了不就是用來花的嗎?